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一十三章 胸有山川(1/3)

作者:虎臣字數:5498更新時間:2019-01-08 19:58:33

    第二百一十三章 胸有山川

    沒辦法,蘇木隻能買了一張三尺熟宣,憑借著記憶慢慢地勾勒起山西的地圖來。

    說起畫地圖,蘇木並不是美術轉科出身,對這種東西並不擅長。當然,就算隨便畫幾筆,也比朱厚照拿來的狗屎一堆好太多了。

    在古代,輿圖,尤其是畫得精致的輿圖乃是軍國重器,曆來都收藏於官府或者軍隊大將手中,一般人根本沒有機會見到。至於升鬥小民,很多人的足跡一輩子都局限在一縣一府,這天下究竟是什麽模樣,也無從知曉。所以,藏有地圖的,對天下地理門清的大多是精英一類的人物。民間誇獎某人智謀出眾,大多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來恭維。

    地理這種東西,可是比《四書》《五經》更高屋建瓴的學問。

    當然,蘇木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地圖這種玩意兒在後世也不新奇,可說是從小接觸。到了初中,學校還會每人發一本地圖冊,其精美程度也不是古人所能想象的。

    蘇木本是文科生,對曆史地理這種學科也有極大的興趣,大學畢業之後,懷揣這一本交通圖冊滿世界跑,把整個中國遊了遍。

    當年他同寢室的同學就是山西太原人,大二暑假的時候還跑他家去玩了十來天,對於山西地理他可不陌生。

    到現在,記憶雖然有些模糊,可哪裏有山,哪裏有河,哪裏有森林和峽穀還記得。至於比例,這個也不用擔心,關鍵是先定位。

    山西的地理總的來說是兩座山脈、六塊盆地和兩條主要河流。呂梁山、太行山;大同、忻州、太原、臨汾、運城、長治盆地;黃河,汾河。

    蘇木想用黃河和汾河定位,在地圖上用石青畫了兩條曲線。

    這下,不但朱厚照,就連劉瑾也看明白了,叫了一聲:“這是黃河。”

    黃河流經山西與陝西、河南交界處,現成一個大拐,用來做參照物最好不過,隻要黃河的比例對了,其他地方畫起來也少了許多麻煩。

    蘇木點點頭,然後在地圖上標注出山西北、中、南三座主要城市大同、太原和臨汾。

    這下,兩人也看明白了,都在旁邊指指點點。

    然後,蘇木停了停,計算好比例,又開始將其他幾座次要的城市畫上去。

    不片刻,平陽、靈石、汾州、寧武、馬邑等貫通南北的中軸線就這麽現成了。

    有了這條線,剩餘的事情就簡單了,需依這條線朝兩邊擴展。

    蘇木又將筆落到長治盆地一帶,需要,潞州的政區圖也弄妥當了。

    如此,一個上午就這麽過去。

    等到吃飯的時候,蘇木眯著眼睛看了看自己畫得這個草圖,計算了一下比例,發現還是不那麽精確,但在目前這種條件之下,也隻能這樣了。

    午飯之後,蘇木又開始標準運城盆地的城市群,這是山西最繁華的地區之一,城鎮眾多,境內有三條河流,還有幾座湖泊,這個弄起來卻有些麻煩。

    本來,蘇木是想隨便畫上幾筆,然後將遊戲規則告訴這姓朱的小子,然後讓他自個兒玩去。卻不想,這一畫就畫上了勁。

    他現在也是閑得無聊,《紅樓夢》寫得也不順,若是強寫,質量堪憂,還如果將這個地圖畫完,權當休息。

    畫著畫中,蘇木卻是心中一動,這種相比起明朝輿圖而言異常精確的地形圖,對古人來說就是一件寶貝。現在是弘治末年,在過一年正德皇帝就要登記,這個荒唐天子在政治上也沒有什麽建樹,可對外用兵卻獲得空前大捷,在明朝能打的皇帝中僅僅排在明成祖和朱元璋之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