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一個不速之客(1/3)

作者:虎臣字數:7222更新時間:2019-01-10 17:18:50

    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一個不速之客

    說起滄州,世人隻知道這裏有天下間數一數二的大鹽場。又因為靠近京師,卻成為朝廷的應急錢袋子,一旦朝中有急,兩淮和浙閔遠水救不了近火,反倒是長蘆鹽場能抵些急。

    以鹽而名,以鹽而興,滄州雖然規模不大,卻是北直隸最繁華的地段。

    可別人卻不知道,滄州的風景也是不錯,尤其是靠近大運河的水西門一代。

    值此豔陽天氣,青天一碧,河風中,白帆點點,漁歌相和,竟有一種別樣的悠閑韻味。

    也因為如此,遇到天氣好的時候,城中富貴人家或者風流書生都來到河邊席地而坐,或置酒高會,或觀風賞月,偷得浮生半日閑。

    這個時候,水西門城樓子上的也有人設下酒宴。

    城樓子平日裏都是關著的,無關人等也上不去。

    能夠在上麵飲酒作樂的必然是達官貴人,也隻他們有這樣的權力。

    同河邊草坪上痛飲狂歌的書生們不同,同水邊花團錦簇的熱鬧景象不同,城樓子上卻顯得很安靜,酒宴的規模也小,就三人。桌上的菜肴也簡單,不過是時令蔬菜果子。

    至於城樓子上的守門老卒,也被這三人趕了下去。

    這三人身上都穿著大紅官袍,如果有熟悉大明官場的人定睛看去,定然會驚叫一聲。

    依這三人胸口的補子來看,一個是從三品,一個是從四品,另外一個是從六品。

    這滄州城中從三品的官員隻有一人,那就是鹽運司的同知劉孔和劉老爺,這人大約五十出頭,很瘦,一臉的疲憊。

    他懨懨地將手中的筷子拍在桌上,看著河景,歎息了一聲:“滄州真是一個風水寶地啊,風調雨順,又有海鹽、漕運之利。身處其中,直叫人覺得,這就是一個太平盛世。”

    另外那個四品的官員點了點頭,一臉的陰霾,卻不說話。這人乃是鹽運衙門的副使景亭景大人。

    坐在對麵從六品官員沉聲問:“劉使同、景副使這麽急叫我楊自烈過來,怕不僅僅為看這河景吧?”

    這人霍然是滄州同知楊同知。

    劉孔和卻不回答,反道:“最近一期的邸報楊州同可曾看了?”

    楊同知乃是兩榜進士出身,年富力強,心思也快,自然知道劉孔和不會平白發問。

    鹽運司的都轉運使在正月間被朝廷免了職,放回家養老去了。說起原因也挺奇怪的,明明上的理由是轉運使年紀已高,但拘朝廷中的消息靈通人氏透露,真正的緣故是剛在京城病故的淮王在進京時在滄州勾留了數日,其間都是由轉運使接待應酬的,也因為這樣,觸怒了張太後,被罷官奪職。

    如此看來,淮王的死蹊蹺甚多。

    不過,這不是楊同知應該關心的事情。實際上,眼前最重要的事情是這個轉運使的缺由誰來補。

    對這個位置,劉孔和劉同知是覬覦許久的了,他在京城也有很大背景,運作了很長時間。可說來也怪,這都半年過去了,朝廷那邊卻沒有消息傳來,也不另外調人過來,轉運使一職就這麽空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