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八十三章 聖旨到(1/3)

作者:虎臣字數:7314更新時間:2019-01-10 17:19:59

    第四百八十三章 聖旨到

    長蘆鹽運使司將兩百萬兩賑濟真定災民的款子解送到京城之後,吳世奇的代轉運使的角色算是扮演完畢。

    能夠在短短幾個月之內就湊到了這麽多銀子,此事自然引起了一片轟動,百官都在問,這個吳世奇究竟是什麽人物,竟幹練至此?

    不過,吳老先生以官鹽做抵押發行鹽票一事,自然也隨之傳到了京城,這下可是捅了馬蜂窩了。

    長蘆鹽司這麽幹,不就是行寶鈔舊事嗎?

    寶鈔當年因為監管不嚴,隻發不回收,最後形同廢紙。這玩意兒,說到底就是搶劫。雖說為了賑濟災民不得以而為之,可你一個讀書種子這麽幹就是不成。收刮地皮,殘害百姓,聖賢書豈不是讀到狗肚子裏去了?

    再後來,又有官員查到,這個吳大人還真不是正經出身,以舉人身份選的官。當年他能夠以舉人做到揚州府正七品推官,也不知道塞了多少銀子,可見此人的人品之卑劣。

    與此同時。吳世奇當日為了做代轉運使,無論楊廷和怎麽循循善誘,也不肯將中旨退還一事時的醜態也在官場中流傳開來。

    這個時候,一個桑弘羊似的奸臣子嘴臉呼之欲出。

    這人政才突出,尤其是理財的手段更是讓人歎為觀止。但這種人若是做了官,隻怕非國家之福。

    於是,禦吏台的言官們這回是找到目標了,見天幾十份彈劾折子送到張太後禦案前。痛陳鹽票之弊,以及吳大人私發貨幣之罪。若這罪名成立,吳老先生就算有十顆腦袋也不夠砍。

    好在他老人家並不知道自己有皇家撐腰,隻要正德和張太後收了銀子,就要保他。

    等張太後接到吳世奇的請求辭職的折子之後,又看了看滿案的彈劾折子,忍不住笑了起來。

    大約是受了皇帝那一席話的影響,張太後內心中隱約已經對文官們製約皇權的心思有些不滿,忍不住冷笑:“先帝大行,因為沒錢,不能入土為安,你們這些言官去哪裏了;陛下大婚,因為無錢置辦婚禮,沒辦法親政,你們這些言官又幹什麽去了;現在蘇木打著吳世奇的名號替皇家解了燃眉之急,你們卻跳出來找茬。你們這些人對於國家,對於哀家和皇上又有什麽用處?”

    垂簾十個月,張太後隱藏在血液裏的政治基因已經徹底蘇醒。

    她自然知道如果任由禦使們這麽一天幾十份折子彈劾下去,將來滄州發展銀行實際上就是皇家產業一事遲早要大白於天下。到時候,正德和自己還真是顏麵無存了。天下都是你皇帝的,你還去做生意,就不怕將來在青史上留下一個貪婪荒淫的名聲嗎?

    當然,要想讓言官們住嘴也是不可能的。

    就張太後所知,都察院有十八道禦使,一共一百多個言官。這一百多人從屬於不同的政治勢力,你根本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搞定。

    而且,都察院的兩個頭,左都督禦使和右都禦使對於下麵禦使並沒有直接管轄權,這大概是明朝政治中以小製大的傳統吧!

    除了禦使台的禦使,六部還有給事中。

    這麽多人中,難免有人鬱鬱不得誌,專門雞蛋裏挑骨頭給別人找不自在。在他們眼睛裏,皇帝無疑是最大一個雞蛋,隻要罵上幾句皇帝,甚至被皇帝打上一頓扳子,頓時就天下聞名,這生意很是做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