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七十七章 這一期恩科(1/2)

作者:虎臣字數:4780更新時間:2019-01-10 17:21:08

    第五百七十七章 這一期恩科

    這個問題,蘇木私底下也同吳世奇交流過。

    又將焦芳作為例子拉出來,解釋明朝南北士人的地域之別。

    實際上,明朝南北讀書人還是有不小的區別的。

    明朝南方經濟發達,百姓比隻飽經戰亂的北方人要富足許多。讀書科舉本就是一件大費錢財的事情,通常是以舉宗族之力供養一個讀書士子。

    如此一來,南方的讀書人在基數書卻比北五省要龐大許多倍。

    又因為江南文風鼎盛,師資力量強大,因此,南方士子在科舉上的表現也異常耀眼。

    如王螯大人所在的吳縣,一個小小的縣城,出幾千個秀才,幾百個舉人也不是什麽難事。到蘇、杭這種遍地讀書人的地方一看,走不了幾步就能看到一座大牌坊。上麵不是寫著“進士及第”就是“父子進士”“進士坊”中進士對江南人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麽,要點了翰林才是真本事。

    而江西一省,更是常年壟斷會試榜的前三,出了無數狀元公。

    最離譜的是,洪武年江南考生竟然將整個進士科給包圓了,北方書生無一中弟。

    如此,北方考生自然不服,鬧了一氣。最後,朱元璋殺了一批考官,才算將事態平息下去。

    最後,索性按地域分成南北兩榜,增加了北方考生的名額。

    吳老先生悚然而驚,叫道:“難怪了,難怪了!”

    蘇木問:“老先生明白了?”

    吳世奇歎息一聲:“老夫對自己的文章和學問還是比較有信心的,可在此之前,考了十多年,死活也中不了。現在回頭一想,也是迂腐。隻覺得隻要學問到家,就沒有中不了道理,卻不知道去揣摩考官的口味。難怪,要淪落至此。以舉人功名做官,被世人所恥笑。”

    說到這裏,他一臉的落寞:“蘇木你說得有道理,翰林院多是南方人。江南人氏素來喜歡華麗的辭藻,看樣子,老夫也得在這上麵下些功夫才是。大道至簡,樸素的文字最是難寫。可要想華麗,卻也不是什麽難事。”

    吳世奇有這份自信,蘇木也替他高興。可自己現在就算是補課,也來不及了,心中不覺一陣擔心。

    文字這種東西講究的是祭奠,非一朝一夕就能進階的。

    會試的主考官和考試日期已經張榜公布了,日子就定在三月九日,考三場,每場三天。也就是說,考生進了考場之後,要在裏麵呆足九日。

    考試的題目和鄉試也是一樣,計有經義、五言八韻、策問等。

    考試地點定在京師東南方的貢院,就在京城最繁華的地帶,不用再像上次順天府鄉試那樣要跑去通州,車舟勞頓。

    一般來說,會試的考試日期都在二月初春,所以,又叫春闈。

    正德一年朝廷的事情實在太多,主要是皇帝大婚耽擱了些日子。所有,就延遲了半月,挪到了三月九日。

    延遲考試,考生們也不在乎。實際上,延遲半月也是好事。陽春三月,天氣暖和時再考,也不用向以前那樣坐在冰冷的考舍中受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