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六十六章 太倉促(1/2)

作者:虎臣字數:4932更新時間:2019-01-10 17:22:08

    第六百六十六章 太倉促

    所謂三邊,這涉及到明朝的軍製。

    明朝的軍隊總的來說分來邊軍和衛所軍隊兩個部分,衛所軍駐紮在內地,遇到戰事之時,衛所自備軍械糧草,在軍官的帶領下出征,因為已經退化從轉事耕作的農夫,已經毫無戰鬥力。

    所以,明朝曆次對外戰爭,主力都是駐紮在邊境線上的邊軍。

    邊軍是專業軍人,裝備和訓練都非常不錯。

    有因為駐防地不同,防區不同,分為九個部分,稱之為九邊。

    這九邊分別是: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太原鎮、延綏鎮、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九邊主要依恃邊牆為守,牆外又設有營、堡、墩、空等工事,而韃靼則時或駐牧牆下。

    後人在讀明史的時候,經常在書上讀到“傳檄九邊”,“巡閱九邊”,指的就是這九個軍事重鎮。

    胡順所說的三邊,也不知道是哪三邊,蘇木很是好奇,忍不住問。

    實際上,正德年的曆史總體來說就是一部戰爭史。正德在位時間不長,總共才十八年,可大大小小卻打了五六場戰爭。最著名的自然是南下平定寰壕之亂和應州戰韃靼小王子,這其中,明朝和韃靼先後有五次交鋒。

    身處於這個曆史時空段,蘇木對於軍事自然也是十分關心。作為正德皇帝的貼身秘書和一個習慣了和平生活的現代人,他自然是沒辦法帶兵打仗的,可作為輔弼,居中籌劃做些後勤工作還是可以的。

    寰壕之亂且不說了,如今,明朝和韃靼之間的軍事對峙已經很多年,主要戰場都在大同一線。

    也就是從這個時代開始,宣府、大同乃是大明朝勢力最雄厚的軍鎮。

    蘇木心想,難不成胡順要去大同公幹。

    胡順聽蘇木問,回答說:“延綏、寧夏、固原。”正是現代社會陝西、甘肅、寧夏三省。

    這下,蘇木才吃了一驚,忍不住道:“這可巧了。”

    胡順:“怎麽巧了?”

    蘇木苦笑這將自己明年將去陝西主持鄉試一事同胡順說了,道:“小婿要去陝西,泰山老大人也要去陝西,大家還真要做了一路啊!”

    胡順:“什麽一路,賢婿主持鄉試,自可呆在西安城中,老夫卻要去陝北喝風吃沙,不能比的。再說,你明年主持鄉試,要出京還早得很。三邊地方實在太大,事務也多,老夫年前就要動身,隻怕這年也不能在京城過了。”

    其實,錦衣衛去軍隊辦差也是明朝政治製度中的一個常態。曆來如九邊這種軍事重鎮,軍隊中就免不了要設置監軍。軍隊的監軍係統總的來說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東廠係統,另外一個就是錦衣衛係統。

    一支軍隊一般都有一個太監擔任監軍,除了太監監軍外,還有兩個錦衣衛。

    另外,遇到大的戰役,朝廷還會派出一個文官作為督帥。

    如此一來,文官、軍隊勳貴、內侍宦官、錦衣衛,相互監視,相互製衡,可保證軍隊不至於有做亂的可能。

    當然,有利必有弊,相互製衡的結果是軍隊效率低下,戰鬥力嘛,好象也不怎麽樣。

    新君親政,新人新氣象,朝廷各部門都要換些人。尤其是邊軍這種地方,更是要重點關注。

    胡順這次去延綏三邊,主要就是巡查錦衣衛的監軍體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