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八十九章 曆史或許可以複製(1/3)

作者:虎臣字數:7164更新時間:2019-01-10 17:22:22

    第六百八十九章 曆史或許可以複製

    安化王,是明朝慶親王的一分支,靖王第四子,永樂十九年襲封安化郡王,封地在甘肅安化,也就是現代社會的甘肅慶陽縣。

    不過,明朝的王爺封地和王府卻是兩回事。

    如今的安化王叫朱寘鐇,他的王府,則在寧夏銀川城內。就好象寧王的封地在遼東,但人卻住在南昌。

    據曆史上記載,此人素有反意。實際上,明朝自成祖靖難開了個壞頭之後,地方上的藩王們大凡有幾分誌向的,都將謀反做為畢生理想。特別是在正德年間,正德皇帝以少年而為天子,加上性格頑劣,同文官集團勢成水火之後,更是蠢蠢欲動。

    正因為正德皇帝和文官們的矛盾越來越大,所有,在百官和天下士子的口中,這個少年天子就被他們不斷抹黑,成為一個古往今來一等一荒唐、胡鬧的昏君。

    好象,大明朝在他的治理下,已然是昏天黑地,遍野哀鴻。朝廷,江山社稷已經走在崩潰邊沿,隻需有人站出來登高一呼,自然是群起而響應。隻需有人伸出手去輕輕一推,這麵牆壁就會徹底坍塌。

    於是,終正德一朝,地方藩王們的反叛好象就沒停過,淮王、安化王,到最後的寧王。

    也正是這個緣故,正德以後,朝廷終於加強了對王爺們的監視。不許藩王過問地方政務,王府侍衛的數量有嚴格規定,並派出官員駐紮王宮,沒有他的命令,藩王不得出城一步。

    到明末時,藩王們終於被朝廷養成了豬,對於中央再沒有任何威脅。

    大約是正德年紀實在太小,又被官僚集團和文人們不斷醜化,地方上的王爺們終於被相信了,覺得這就是一個荒唐小兒,要想打倒罪惡的正德昏君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可真到起事時才發現,事情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容易。不但各地軍民在鎮壓反叛時萬眾一心,而且,這黃口小兒一樣的正德皇帝無論是軍事才華還是政治手腕,都非常厲害。

    這才發現,他們都被文官們給騙了。在文官和讀書人口中,這朝廷就沒讓人滿意過,這世界總是充滿黑暗的,這朝廷滿是小人,腐朽透頂。可當到你真正起事,才發現朝廷的力量空前的強大。這個時候,叛軍才明白,說皇帝和朝廷的壞話根本就是文官們搏出位,吸引人眼球的一個手段。自己是被他們給忽悠了,公知害人啊!

    真實曆史上的安華王也是因為看到文官集團和正德皇帝勢成水火,而皇帝也被世人描述成一個小醜,這才覺得自己如果起兵,肯定會受到天下人的擁戴。

    特別是在劉瑾的軍製改革之後,軍隊人心動蕩的情況下。朝廷隻怕連組織起一支平叛的軍隊都難的情況下。

    事情還得從馬文升和劉大夏辭職之後說起。

    兩位尚書辭職之後,劉瑾大權獨攬,引起了文官團體的強烈不滿,也激怒了內閣。

    於是,由內閣首輔劉健和次輔謝遷領頭,九卿參與,聯名上書,要正德皇帝盡誅劉瑾等八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