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四十七章 議論(1/2)

作者:虎臣字數:5002更新時間:2019-01-10 17:24:29

    第八百四十七章 議論

    即便是大白天,豹房精舍中依舊燃起了蠟燭,照得地上金磚耀眼閃亮。

    “蘇木。”正德皇帝開口了。

    “臣在。”這還是蘇木第一次在正式場合參加這樣的禦前會議,他深吸了一口氣,盡量讓自己平靜下來。

    “把那到折子還給他,念來聽聽。”正德皇帝指了指蘇木,對身邊的太監說。

    一個太監忙捧了蘇木的折子要送過去,蘇木擺了擺手,清了一下嗓子,朗聲背誦起來。

    他那道折子本就不長,又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裏麵的沒、每一個字早就熟記在心。

    一時間,滿屋都是他說話的聲音。

    屋中其他十一個當家人也都仔細聽著。

    不片刻,蘇木背完折子:“臣請陛下,對韃靼用兵,聚殲群醜,剪除我大明朝北方邊患。”

    正德:“那麽,朕問你,這次用兵當用多少人馬?”

    這事蘇木早已經想得明白:“朝廷可派出一曉暢軍事的大員做督司,就近召集山陝河北鎮軍與敵決戰。韃靼此次舉族來犯,共計二十餘萬口。韃靼人人兼能操弓策馬,除去老病婦幼,依臣看來,能上陣的兵卒應該在五萬之巨,且多是騎兵。而我大明邊軍多是步卒,人數上必須多過敵軍,才能與之一戰。”

    “臣的意思是,命大同、延綏、宣府、寧夏、太原五鎮兵馬同時向應州地區匯聚形成一個大包圍,與敵決戰。五鎮邊軍每鎮有兵卒九萬,扣除輔兵,能夠上戰場的每鎮當有萬餘。五鎮,當有七萬之巨。”

    說句實在話,每鎮能否有萬餘可上戰場的主力戰兵,其實蘇木心中也是沒數。明朝邊軍早已糜爛,表麵上看來人多馬壯,其實大多是不堪使用的輔兵。讓他們湊個人數還好,真上了戰場,不拖後腿就算好的了。

    因此,軍中大將一般都會將手頭有限資源集中在一起培養精銳,這就是所謂的家丁製度。

    一般來說,一支萬餘人的部分,這樣的精銳也不過幾百號,甚至更少。

    正上了戰場,每鎮能夠湊夠幾千上得戰場的家丁就算是不錯的了。

    蘇木之所以這麽說,也是安眾人之心。

    正德聽完,心中一震,心想:這個蘇木,竟然和朕想到一塊兒去了,這是要國戰啊!不過,他奏請發五鎮之兵,而朕則想派出六鎮兵馬。朕在位這麽多年,嗜好武藝,如此大的熱鬧,怎麽可能放過。

    當然,這片時空中的正德皇帝和真實曆史上衝動急噪的正德卻又有不同。以前在東宮的時候,天天聽蘇木在自己耳邊談起為君之道,潛移默化,正德的性子卻要沉穩許多,也比曆史上要多了幾分政治手腕。

    因此,先前早朝的時候,他隻是將蘇木的折子扔給群臣看,叫他們自己討論,自己卻不發一言。以便觀察文官們對此次軍事行動的態度,也好決定下一步該怎麽做。

    果然如他所預料的那樣,大臣們對於國戰顧慮重重,紛紛出言阻止。說仗是要打的,否則,任由韃靼入寇,我等卻不聞不問,豈不失了天朝上國的麵子。不過,卻不能國戰,讓大同鎮軍出兵,將韃靼人驅除出境就是了。

    正德知道朝堂之上人多口雜,也議論不出一個結果,關鍵還在內閣那裏。而正德認為,自己也說不服大臣們。若是一味用強,怕是又要惹來許多麻煩。

    散朝之後就將內閣和司禮監的所有人都著召集在一起,讓蘇木和他們辯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