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26章搶占先賢成果(1/3)

作者:豬八戒的師兄字數:7842更新時間:2019-01-09 18:07:57

    第826章搶占先賢成果

    高衝壓下心中的不安,不相信煬帝會不回去主持樂平公主的葬禮,還有南陽公主可是樂平公主的侄女,而且關係親密,別看南陽公主這時沒鬧,不代表南陽公主心裏不著急。

    隻不過,國事未竟之前,談不上私事。

    在高衝的思緒中,典韋三人上殿。

    煬帝細一打量,心中暗暗喝彩,就見當前這位,平定身高足有一丈掛零,肩寬背後膀大腰圓,大手一伸就跟蒲扇一般,往裏一戰真跟金剛羅漢相仿佛,就是這張臉長得差強人意,闊口咧腮一副凶神惡煞的模樣,不過,也正是這樣,才是悍將相貌。

    太史慈就讓煬帝滿意,太史慈身高七尺七寸,濃眉大眼滿臉的英氣,一身銀光燦爛的盔甲,更顯得的太史慈英武異常。

    一看之下,煬帝就很中意太史慈為將鎮守西陲,如果太史慈真有本領,煬帝感覺太史慈就是西垂守將首選。

    煬帝滿懷欣喜的看第三位,一看常茂,煬帝差點給氣樂了,心說:宇文述,你給朕推薦了一個什麽怪物?

    要說常茂的長相真的對不起觀眾,餅子臉、蒜頭鼻、草包肚、羅圈腿,左眼大如雞蛋、右眼小如燈星,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要不是常茂是宇文述保薦的,煬帝真想立即將常茂轟出大殿外,我堂堂大隋將軍,怎麽可以長這樣?就算是典韋雖然長相醜惡,往那裏一站,但卻恍如魔神一般,男人不怕長得醜,必須沒氣勢,你宇文述給朕推薦的什麽東西?煬帝心裏就極為不喜。

    “臣典韋、太史慈、常茂參見陛下。”三人行大禮,參拜煬帝。

    煬帝按下心中不快,和顏悅色地說:“高衝和宇文述兩位大人向朕推薦三位為西垂鎮守使,我大隋人才濟濟,朕很愉快,現在就請三位將軍展現各自的才能,也好讓文武百官見識一下誰才是最合適的西垂鎮守使。”

    “臣等遵命。”

    “太史慈將軍,就有你開始,請問將軍對六韜的看法。”

    《六韜》是反映古代漢族軍事思想的代表作。太公第一《霸典文論》,第二《文師武論》,第三《龍韜主將》,第四《虎韜偏裨》,第五《豹韜校尉》,第六《犬韜司馬》。這個當然難不住太史慈。

    對答如流的太史慈讓煬帝很滿意,轉頭就看讓煬帝很不感冒的常茂:“常將軍對《三略》也常讀吧?”

    《三略》也叫《黃石公三略》,傳說是漢初黃石公所著,傳授給張良的。六韜三略隻要是大將都會熟讀。

    別看常茂其貌不揚,肚子裏真有才華,講起三略來頭頭是道,煬帝就感覺:人真不可貌相,這位看起來魔神一般的大漢,會有什麽樣的水準?

    “典韋將軍閑暇之時都看那些兵書?”

    這個還真難為住典韋,情不自禁的向高衝看過去,煬帝笑道:“典韋將軍,看什麽書還要問高國公嗎?”

    典韋道:“啟稟陛下,臣家貧,自幼沒讀過書,自從追隨大哥,大哥才教臣讀書,說起兵法,臣很慚愧,陛下所說的六韜三略孫子兵法,臣都沒看過。”

    “哦!那你平時都看什麽書?”

    “臣很笨,大哥自編了一份兵法給臣讀書背誦,名叫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三十六計一語,先於著書之年,語源可考自南朝宋將檀道濟,據《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意為敗局已定,無可挽回,唯有退卻,方是上策。此語後人賡相沿用,宋代惠洪《冷齋夜話》:“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語的人更多。於是有心人采集群書,編撰成《三十六計》。但此書為何時何人所撰已難確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