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八十五章 長途跋涉 艱難雪原(2/2)

作者:越小念字數:4364更新時間:2021-05-11 12:01:43

    正是因為它的深度太深了,才讓這座湖泊成為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淡水湖,這裏周圍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如果是在每年的六月份到九月份也就是夏天的時候來到這座湖泊的話,你一定會覺的這裏簡直是人間仙境,它太美了。

    不過,在我現在來到貝加爾湖畔的這個季節,試圖從厚厚的冰層上穿越過去的都是神經病,我為什麽這麽說?因為在這座湖底,曾經一次性的埋葬了二十五萬凍死的冤魂。

    這是人類曆史上有文字記載的最大規模凍死事件,這次事件發生的時間可以追溯到一九一七年,沒錯,正是俄國曆史上最著名的二月革命發生的時候,也就是羅曼諾夫王朝覆滅的時候。

    一九一七年二月革命爆發,統治了俄國三百年之久的羅曼諾夫王朝被推翻,但是當時還是有很多支持俄國沙皇複辟的白軍勢力。

    白軍勢力的統帥者是提督科紮克,這位沙皇提督以東烏拉爾的鄂木斯克城為據點反抗蘇聯紅軍,不過最後還是在一九一九年十一月被蘇聯紅軍占領了鄂木斯克城,當時的白軍為了保存實力以圖東山再起,進行了一次震驚世界的大遷移。

    這一次的大遷移,僅僅是白軍軍隊的人數就達到了五十萬人,而隨同軍隊遷移的貴族和僧侶達到了更驚人的數字七十五萬人,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七十五萬人非戰鬥人員中,有二十五萬的女性和孩童。

    同時,這支一百二十五萬人的遷移隊伍攜帶了五百噸的黃金和珍寶。

    在這場震驚世界的大遷移中,這支一百二十五萬人的隊伍後有蘇聯紅軍的追兵前有極度惡劣的天氣,他們的目的地是東西伯利亞腹地的太平洋沿岸,而要達到這個目的,這一百二十五萬人必須要穿過八千公裏距離的西伯利亞冰原,當時那一百二十五萬人遷移的時間正和我此時的時間差不多。

    連續的零下十幾度到二十度的低溫加上寒風大雪,讓這支一百二十五萬人的隊伍從剛剛開始就不斷有人凍死,這支隊伍對路上被凍死的人無法伸出援手,因為停下的結果往往是自己被凍死,人們在寒風和大雪中艱難前行,呼吸的氣息結成冰霜,眼淚凍成冰珠,不斷有人倒斃,在一個晚上,甚至一夜之間就被凍死了二十萬人。

    直到現在也沒有人明白當時那些遷移的隊伍為什麽在那麽嚴酷的環境下仍然堅持向目的地進發?要知道,當他們經過三個月的行軍來到了貝加爾湖畔時,一百二十五萬人隻剩下了二十五萬人。

    這是人類曆史上最艱難的大遷移,也是最難解釋的謎題,為什麽他們要這樣堅持?

    20584/13577537.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