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67董卓進京下(1/3)

作者:彈冠振衣字數:8280更新時間:2019-01-13 21:55:30

    此時,朝廷上最大的官還是袁紹的叔叔太傅袁隗,董卓便以廢帝議示太傅袁隗。

    廢除了何太後,袁隗就能進一步掌控朝政。

    他又怕何太後和舞陽君追究何苗之死。

    而何太後和少帝劉辨又都親近宦官,袁隗害怕日後宦官又會卷土重來,也未可知。

    因此,袁隗也有廢立之心。

    於是,袁隗表示同意。

    八月三十日,袁紹拒絕廢立提議後,董卓又召集百官集會,正式商議廢立。

    在朝堂之上,董卓說道:“大者天地,其次君臣,所以為政。皇帝闇弱,不可以奉宗廟,為天下主。今欲依伊尹、霍光故事,更立陳留王,何如?”

    董卓見百官們都沉默不敢應對,又說道:“昔霍光定策,延年案劍。有敢阻大議,皆以軍法從之!”

    伊尹廢太甲,霍光廢劉賀,都是權臣廢帝王的故事。基本上,後來的權臣搞廢立,都得提一提這兩位的事跡,作為自己廢立天子合法性的依據。

    霍光定策,延年案劍。說的是漢昭帝劉弗陵駕崩時,霍光時任大將軍,因為劉弗陵無子嗣繼承帝位,便迎漢武帝的孫子昌邑王登基為帝。

    可是,這位昌邑王隻當了二十七天皇帝,又被霍光為首的群臣以品德、違法等問題廢黜。

    當時,霍光把群臣招來商議廢立大事,群臣嚇得無人敢應。此時,霍光的門生故吏,大司農田延年離席上前,手按劍柄,說道:“群臣後應者,臣請劍斬之。”大家誰都不想被斬,於是,就都同意廢黜昌邑王了。

    董卓玩了一把模仿秀,自己同時扮演霍光與田延年兩個角色,很是考驗他的演技。

    就在這一片沉默之時,尚書盧植挺身而出,反駁道:“昔太甲既立不明,昌邑罪過千餘,故有廢立之事。今上富於春秋,行無失德,非前事之比也。公乃外郡刺史,素未參與國政,又無伊、霍之大才,何可強主廢立之事?聖人雲:有伊尹之誌則可,無伊尹之誌則篡也。”

    董卓無言以對,勃然大怒,想要殺掉盧植,因為盧植海內人望,不好輕易動手,最後,董卓隻能罷其官位,將盧植趕出朝廷。

    盧植心灰意冷,北上返鄉。董卓派出刺客,想要刺殺盧植。不過盧植沒有直接回家,躲開了追殺。

    九月一日,百官雲集崇德前殿,董卓讓人在朝廷之上宣讀廢立策文。

    “孝靈皇帝不究高宗眉壽之祚,早棄臣子。皇帝承紹,海內側望,而帝天姿輕佻,威儀不恪,在喪慢惰,衰如故焉;凶德既彰,淫 穢發聞,損辱神器,忝汙宗廟。皇太後教無母儀,統政荒亂。永樂太後暴崩,眾論惑焉。三綱之道,天地之紀,而乃有闕,罪之大者。陳留王協,聖德偉茂,規矩邈然,豐下兌上,有堯圖之表;居喪哀戚,言不及邪,岐嶷之性,有周成之懿。休聲美稱,天下所聞,宜承洪業,為萬世統,可以承宗廟。廢皇帝為弘農王。皇太後還政。”

    一般來說,臣子廢立皇帝,都是要用皇太後的名義。

    畢竟,從名義上說,皇太後畢竟是長輩。有權處理家中晚輩。

    比如霍光、司馬師、桓溫等等,都是走的這個路子。

    但是,董卓畢竟是董卓,人家不走尋常路啊,不但要把少帝給廢了,還要追究何太後的罪責。

    何太後在朝堂之上哽咽流淚,滿朝大臣無人敢言。

    這時,丁宮說道:“天禍漢室,喪亂弘多。昔祭仲廢忽立突,春秋大其權。今大臣量宜為社稷計,誠合天人,請稱萬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