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80鮑信(1/2)

作者:彈冠振衣字數:5306更新時間:2019-01-13 21:55:31

    泰山郡,奉高縣,府衙之中。

    應劭對劉備說道:“泰山賊寇與將軍本無幹係,劉征東仗義前來,真英雄也。未知劉征東,有何妙計可破泰山賊。”

    應劭叫劉備為劉征東,而不是劉使君,其實是在照顧劉備的麵子。嚴格來說,劉備的青州刺史頭銜,其實是要比應劭泰山太守的頭銜要低上一頭。兩人一個六百石刺史,一個兩千石太守。

    而征東將軍就不同了,雖然此時的征東將軍,還不是後來曹魏加了“大”字的四征將軍,而是個雜號將軍。雜號將軍並不是說不入流,而是不常設的意思。再怎麽說畢竟也是將軍不是。

    因此,應劭用劉征東稱呼劉備,以示自己的尊重之意。

    應劭客氣,劉備也不敢托大,說道:“劉某初來乍到,不明底細,還請明府指教,劉某願效驅馳。”

    心中中暗自道,怎麽會和我沒關係呢,泰山兵,天下精銳,我得多招募點。這不就和泰山有關係了麽。

    應劭道:“泰山貧瘠,民無所食,郡接山海,素來民風剽悍,賊寇叢生。永興二年,東郭竇公孫舉之亂,眾至三萬,曆經兩年多方才被段熲擊敗。延熹三年,勞丙之亂,亦是如此。”

    劉備微微一愣,就聽應劭接著說道:“治若得法,盜可為民,治不得法,則民可為盜。聽聞劉征東在青州屯田,我欲盡數招降泰山賊寇,與劉征東做屯田之卒,不從者劉征東擊之,未為遲也。”

    “使民有所食,此乃治道之要也。明府真能臣也。”劉備大喜,本來就沒想著要去泰山裏頭剿匪,這下正中下懷。當下,劉備拍了應劭一句馬屁。

    見劉備也同意了招降之法,應劭就是一笑,又對劉備道:“此間還有將軍一位故人在此,還請將軍一見。”

    劉備一愣,就見後麵轉出一個人來,劉備仔細看去,急忙上前,行禮道:“原來是允誠兄,兄長怎地在此。”

    來人正是鮑信,鮑信字允誠,昔年在洛陽時,也與劉備有些交情,年長劉備一些,因此劉備稱之為兄。

    鮑信苦笑一聲,說道:“君侯離開了洛陽不過旬日,朝廷便是大變,大將軍被宦官所害,董卓進京。我當初在外募兵,因此輕騎入京,勸袁本初道:‘董卓如今手握重兵,肯定心懷不軌,我們如不趁機動手,日後必然吃虧,趁他剛到京都,士卒疲憊,我們對他發動襲擊,一定可以擒拿董卓。’可惜,本初兄不聽我言,不然,何來今日之事。我這才回泰山募兵。”

    劉備如今身居高位,又算是親身介入到了東漢末年,朝中高層中的爭鬥,再加上他對曆史也有了解,漸漸覺得,無論是爭權奪利也好,爭天下也罷,爭得其實不是人力,爭得其實就是時勢。所謂“曆史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若是有人,能夠抓住時勢,便可以趁勢而起,而英雄豪傑,不但能借助時勢,還能在目前時勢的基礎上,再創造出一個有利自己的新時勢,此即是“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造時勢。”鮑信顯然就是這種人物。

    董卓剛一進京,還沒有做出任何事,鮑信就回家募兵,這種對未來的預見,簡直都有點穿越者的意思了。後來能成為一方諸侯,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鮑信是泰山郡的豪族,他的父親鮑丹,曾為朝中九卿之一的少府令,曆史上,此人在泰山征召了士兵兩萬人,騎兵七百人,運載糧草物資的車輛五千多輛。因此劉備見了他大喜不已,有鮑信相助,招募泰山兵,就更加不成問題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