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65添丁入畝(1/2)

作者:彈冠振衣字數:4768更新時間:2019-01-13 21:55:41

    等戲誌才走了,想起剛才戲誌才臉上,出現的難以掩飾的驚愕之色,楊俊臉上浮現出一個笑容,自言自語道:“戲誌才啊,戲誌才,枉你也自稱才智之士,居然也看不明白這裏麵的道理嗎?這開國功臣,也要分個三、六、九等的,‘酂候’之位,就是那麽好當的嗎?”

    說道這裏,楊俊自知失言,趕忙抬起頭來,左右看了一下,見到四周無人,這才鬆了一口氣。楊俊素來都有識人之明,每每品評人物,一向是言出必中。楊俊也一向以此自傲,早在董卓進京之前,楊俊就已經發現了劉備的“雄心壯誌”或者說“不軌之心”。

    在楊俊看來,在過去的兩年中,劉備此人完全可以用“異軍突起”來形容。在這之前,楊俊根本就沒聽說過天下間有劉備這個人,而本來以劉備的家世、聲望,根本就不可能有什麽大的作為,結果劉備先是做了平原相,隨後,又做了青州刺史兼征東將軍,這種升官速度,簡直就是開了掛一樣。

    而劉備在平原和青州,不管用的是什麽名義,是獎勵剿滅黃巾軍,還是打擊烏桓入寇。其本質,都無非是商君的“耕戰”二字而已,一個漢室宗親,又占據一州之地,用這種戰國之法,不是想問一問“鼎之輕重”,又是想幹什麽。

    所謂“戰國”,不是指時代,而是現在詞語中“軍國主義”的意思。

    發現了這一點,楊俊自然也對劉備有了了解的興趣,了解之後,這才發現,劉備不但很能打仗,還能給青州帶了一個比較穩定的統治秩序,這才在戰亂一起,就決定全家遷到青州避難,因為楊俊的聲望高,更是有上百家人追隨。

    其實,光是這些,就足夠楊俊投靠劉備了,而戰亂一起,楊俊甚至還高看了劉備一眼。居然能在所有人之前,就準確察覺的亂世將至,而提早做了準備,這劉備的眼光,是怎麽樣的一種高明,幾乎讓人以為,劉備又未卜先知的本領。

    因此,在楊俊看來,戲誌才固然是在找人背黑鍋,但也的的確確是送給自己一份大功勞,前提是,這個“添丁入畝”的事情做成了。

    想到這裏,楊俊提起筆來,開始寫怎麽實行“添丁入畝”的建議書。

    投靠明主,博取封侯,留名青史,又豈能一點代價都不付出。想要“攀龍鱗、附鳳翼,”哪裏是那麽簡單的事情,不說“捐親戚,棄土壤,”吧,最少也得“為國不謀其身,為國不顧其家,”才行吧。區區名聲,不過是浮雲而已。都說潁川之地,講學不比其他地方,入門先學法,然後再通經,講究一個不尋章摘句,潁川名士絕非是那種隻會袖手空談之輩,不僅講究治術,還講究權謀。如今看來,也不過如此,莫非不讀韓非之書乎。

    在心裏麵,鄙視了一番戲誌才,順便對潁川人進行了一番地域攻擊之後,楊俊這才下筆,仔細考慮起這“添丁入畝”之事。

    果然,次日一早,在劉備與眾臣議事之時, 楊俊便上前緩緩開口說道:“使君,我自束發受教以來,常念民生之多艱,本朝計算丁口收稅。便是出生童子也要交口賦。本來朝廷仁德,算錢也不重。然而,朝廷從來收取算錢,都是按定數收取,而豪強大戶,隱匿人口,以至於在賬冊上的人口負擔日重,民間甚至有生不起孩子,以至於溺死者。因此,時常心中哀痛,我有一法在此,名叫‘添丁入畝’還請使君能實行,以能夠減輕百姓之負擔……”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