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89討袁(1/2)

作者:彈冠振衣字數:5142更新時間:2019-01-13 21:55:43

    眾人聞言一驚,大家皆知,袁紹此人,向來是喜怒不形於色,有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之城府。

    別看袁紹現在麵色不變,語氣平靜,其實心中隻怕已經是憤怒到了極點。

    本來劉備說的好好的,要來給袁紹和公孫瓚解鬥,結果韓馥一死,直接變臉,也發了檄文,聲討袁紹。

    在檄文中,劉備將袁紹好一頓明嘲暗諷。

    這個其實和劉備沒關係,主要是禰衡這貨,他那張破嘴實在是太過於刻薄了。

    與公孫瓚的檄文,揭露袁紹十大罪狀不同。劉備的檄文,是用一種為袁紹辯解的語氣,將袁紹嘲諷了一遍。

    “蓋聞,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是故智者見微知著,而愚者察之不明。”

    一開篇,先點出了智者和愚者的區別。

    “行車騎將軍袁紹,袁氏之庶子,智不過中人,謀不過庸者。本非命世之才,藉父祖四世之名,用詭詐養望之術,遂得大名,播於天下。”

    袁紹本來不過是袁家的庶子,借著袁家四世三公的名聲,用守孝養望的手段,得到大名。

    “故大將軍何進,謀誅宦豎,以紹名高,乃與之謀,舉為司隸校尉。而紹謀事不密於先,令何氏慘死,漢家遭難,識人不明於後,使董卓橫行,侵官暴國。至使太後遭鴆,弘農遭戮,幼主越遷於西,洛陽焚毀於東。此雖非紹之本意,亦其智短之故爾。”

    袁紹慫恿何進招來了董卓,搞得天下大亂,這不是袁紹故意的,隻是袁紹沒有識人之明而已,簡單來說,就是袁紹是個笨蛋。

    “紹以大臣有經權之故,默選戎馬,起兵討董,而令太傅、太仆,滿門被戮,並遭劫難。非紹不顧人倫之大,實乃其思慮不至故也。”

    袁紹起兵,害死了自己叔叔和哥哥全家,也不是故意的,隻是袁紹沒有想到而已,還是因為袁紹是個蠢貨。

    “紹既興兵,曆數年而無寸進,反喪師於河內,敗績於孟津,此非紹所之欲,實其無軍旅才也。”

    袁紹打了兩年,不但沒有寸進,反而被打的大敗,這也不是袁紹不想打董卓,而是因為他不會打仗,總之,袁紹還是個笨蛋。

    “而紹既不能諦之於謀慮,因而考之於星象,故財貨賂遺於崔巨業者。假令紹果能深思遠慮,計無不中,焉至於此乎。”

    袁紹為什麽要重用崔巨業這個神棍,還是因為他是個笨蛋啊,所以才會聽算命先生的話。

    他要是聰明,會聽算命先生的話嗎?!

    “故冀州牧韓文節,潁川名士,為天下所重,有大臣之節。以紹忠亮而名高,欲資之以討董,以冀相讓。而紹外表寬厚,內懷猜忌,先圍文節於樓上,後殺韓公於廁中。”

    “竊謂,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況冀州千裏之地,百萬之國乎。衡有生以來,未聞忘恩負義,有過於袁本初者。”

    “自董卓造逆,中原膏腴之地,遍野哀鴻,大河兩岸之間,烽煙處處。青州劉使君,其人忠果正直,誌懷霜雪,見賢思齊,疾惡如仇。會值天下搔然之際,而忠義奮發,重陣軍旅於齊地。百萬黃巾,俯伏教化。烏桓巨寇,聞風喪膽。兩伐董卓於萬馬齊喑之際,使我聖朝威嚴,傳於天涯海角。雖古之忠臣名將,於青州何加焉。至令天下英雄豪傑,為之傾倒,乃相謂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劉青州’。非其至德,焉至於此。”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