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92界橋之戰二(1/2)

作者:彈冠振衣字數:4790更新時間:2019-01-13 21:55:44

    在袁紹手下的武將中,在後世,以顏良、文醜最為知名,畢竟關二爺的墊腳石,而且袁紹還有個口頭禪,動不動就“若是我愛將顏良、文醜在此,何懼某某某,”。

    但是,真正能打的人,其實是麹義。

    什麽河北四庭柱,一大半都不是河北人。

    顏良是徐州琅琊人,文醜是豫州潁川人,高覽是兗州陳留人,之前都沒有太多的軍事經驗。

    隻有張合是冀州河間人,有與黃巾作戰的經驗,不過又如何比的上麹義。

    畢竟,麹義是久經沙場的宿將,西北打過羌胡,河北打過黃巾,又剛剛擊敗了韓馥,麾下部曲也是驍勇善戰。

    所以,袁紹對麹義大加重用,用麹義為先鋒,與公孫瓚決戰。

    袁紹問麹義道:“將軍需要多少人馬,隻管講來,孤沒有不許可的。”

    麹義道:“兵貴精,不貴多。隻要本部精兵八百人,蹶張士千人即可。若是臨時增兵,唯恐號令不一,上下相疑,反而不美。”

    蹶張士就是強弩手,所謂“材官之多力,能腳蹋強弩張之,故曰蹶張。律有蹶張士。”

    袁紹壯其言,令麹義率領先登死士八百人,強弩一千人,為先鋒破敵。袁紹自率步騎數萬人,於後麵遠遠的觀戰。

    公孫瓚有騎兵萬人,步卒三萬,共計步騎四萬。步卒三萬,列為方陣,為中軍,幽州突騎萬人,分列左右,各數千人。

    突騎,是用於衝鋒陷陣的精銳騎兵。當初光武帝就是靠幽州十郡突騎平定了河北,幽州突騎由此之後,名聲大噪,威震天下。

    以至於提起突騎,往往都下意識的想到幽州突騎。

    公孫瓚坐鎮中軍,身後是三千騎兵,人人裝備精良,皆乘白馬,正是公孫瓚賴以成名的白馬義從。

    界橋之戰,是三國曆史上唯一的一次,也是曆史上極少數的,詳細記錄了整個戰爭過程的戰事。

    袁紹手搭涼棚,抬眼望去之間公孫瓚麾下精兵數萬,列陣於前。但見旌旗飄揚,軍容整齊。袁紹也不禁感歎一聲,這公孫瓚果然不愧是當世名將,果然是軍容嚴整。

    而另一邊的公孫瓚,遠遠望見麹義以少量兵力在前,袁紹率數萬大軍在後,前後兩軍又遠遠脫節。

    看的公孫瓚愕然當場,前軍不過兩、三千人,而且與後軍嚴重脫節,又沒有車陣之類的防守利器,這簡直就故意讓前軍來送死啊。

    真沒想到,袁紹這個紈絝子弟,居然不知兵到這種地步?!

    恩,聽說袁紹無論幹什麽,包括打仗在內,都聽一個叫崔巨業的觀星士的,想來也就是如此吧。

    過了片刻,公孫瓚才說道:“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好大的名頭,原來也不過如此。要是早知道袁本初這麽不會打仗,我早帶兵打過去了,何必拖到現在。”

    在公孫瓚身邊是他的心腹謀士關靖,乃是公孫瓚的長史。關靖見了袁紹如此排兵布陣,也是驚疑不定,哪怕袁紹再怎麽腦殘,他手下還是頗有幾個良將的,不該犯這麽低級的錯誤。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