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30一時瑜亮(1/2)

作者:彈冠振衣字數:5364更新時間:2019-01-14 23:31:17

    點了點頭,劉備也是表示讚同。確實,陶謙都已經六十多歲了。所謂人生七十古來稀,能活到七十歲的人已經很稀有了,就算劉備不去打他,陶謙還能有幾年活頭。

    而公孫瓚則不同,他正值壯年,公孫家也是幽州的大族,等到公孫瓚穩上幾年,緩過這口氣來,鎮壓了幽州的叛亂,消除了殺掉劉虞帶來的不良影響。然後,從北向南攻擊劉備,劉備還真不好抵擋。

    所以說,公孫瓚才是劉備的大敵。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先攻打公孫瓚,的確是正確的選擇。至於荀彧為什麽猶豫了一下,其實是就他個人來說,向南發展,早日拿下豫州、潁川,這才是對他個人最有利的選擇。

    不過,荀彧到底是顧全大局的人,又有戲誌才在,也就沒說什麽要南下的說法。不然,以劉備的好謀無斷,搞不好還真會猶豫不決。

    戲誌才又道:“公孫瓚內部不穩,主公以順討逆,名正言順,自然戰無不勝。徐州陶使君,頗有恩威,內部也無掣肘,攻打不易。我料他早晚會討平叛亂,到時候主公出兵,隻怕師出無名。”

    至於劉備心中不喜,這其實主要是涉及到了現代人和古人的觀念衝突。

    再怎麽說,劉備也是受過現代教育的,別管他是不是生活在一個民族國家,但是在他心中,是有民族國家這個觀念的。

    而對於戲誌才等人來說,他們還是臣民國家的觀念。

    對於劉備來說,他總覺得和胡人聯手打漢人,總有一種背棄了自己的民族,當了漢·奸的感覺。

    而對於戲誌才的人來說,效忠於自己的就是自己人,和自己對抗的就是敵人。

    雙方之間沒有誰對誰錯,完全是理念上的不同。

    劉備搖了搖頭,他把自己的想法排出腦海。他還是決定聽從戲誌才等人的建議,劉備還是那個想法,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無非是占了穿越者的便宜,有一點預知未來的本事。沒有這個本事,自己這個劉備什麽都不是,根本比不得曆史上的劉皇叔。

    所以,劉備還是決定要聽從這個時代真正智者的建議。

    戲誌才和荀彧二人,見劉備有些猶豫,最後還是絕對發兵北上,也都是暗中也鬆了一口氣。

    除了陶謙老朽,公孫瓚年輕之外,其實,他們還有一個想法。

    如果對徐州用兵,那麽更主要的還是要用青州的力量。

    青州刺史關羽,已經坐擁一州之地,甲兵十萬。隻不過青州不如冀州那麽富庶,所以現在還是主強臣弱的格局。

    要是打下徐州來怎麽處理,會不會讓關羽吞並了徐州?要是讓關羽割據青徐二州,那樣豈不是變成主弱臣強的格局,到時候,關羽擁兵自重怎麽辦,這是要出大問題的。

    而幽州則不同,在地理上來說,幽州和冀州,其實是一體的,都是河北平原的一部分。劉備坐鎮其中,可以操控二州之地,這就還是主強臣弱的格局。對大家來說,包括關羽在內,其實這都是好事。

    至於說劉備和關羽之間的君臣名分,兄弟之情,這個不能說沒用,但也不能說就絕對保險。袁紹的名氣大不大,汝南袁氏的名望高不高,但是戰場上打不過,就什麽都沒有,還不是叫劉備搶了冀州的地盤,落了個自刎身亡的下場。

    隻不過,劉備一向以心腹肱骨、手足兄弟的態度對待關張二人,這就讓戲誌才和荀彧等人,無法把這個道理說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