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57鄴城新政(1/2)

作者:彈冠振衣字數:5982更新時間:2020-07-17 16:16:57

    原本劉備想要定都於幽州漁陽,就是那個“漁陽鼙鼓動地來”的漁陽,可見是軍事重鎮。漁陽曾經遭受張舉之亂,十室五、六空,幾乎所有的人口都是騎士、府兵。劉備想要定都於此,就是因為這裏全是劉備的人馬,可以把遭到部下叛變的風險降到了最低。

    當然,劉備不會用這個做理由,而是用漁陽靠海,遼東、青州等地轉運方便,哪怕就是斷糧了,也能靠打漁維持生活。

    這個理由很強大,對於一群餓怕了的人來說,糧食安全真的很重要。

    不過,楊彪表示反對,他的理由是漁陽偏遠,不利於控製天下,反而是洛陽居天下之中,才是定都的最好所在,現在雖然不適合做首都,但是可以定都於河內,等到將來洛陽恢複了元氣,再遷都回洛陽不遲。

    楊彪自從不當太尉改當了國老,當真是放飛了自我,再也沒有顧忌,而且他這話也是出於公心,劉備也不能多說什麽。

    其實這是劉備想當然了,關中地區的土地還沒有耗盡地力,也沒有大運河溝通南北之前,燕地還真不適合做為一個大一統王朝的首善之地。

    最後,還是雙方各退了一步,遷都鄴城,離洛陽也不算太遠,

    西元一九六年,遷都鄴城,改元建安,是為建安元年。

    拜劉備的大將軍錄尚書事,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劉備以“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被董卓、王莽等亂臣賊子所敗壞,推辭掉了劍履上殿的待遇。

    於是,漢獻帝拜劉備為大將軍,讚拜不名、入朝不趨。

    劉備又表示自己不是外戚,不能擔任大將軍的職務。

    最後,劉備以左將軍錄尚書事,讚拜不名、入朝不趨。

    其實就是劉備還是用左將軍府的隻能來統治青州、冀州、幽州三州。

    隻是多費點前來養一個了朝廷,頭上多了一群三公九卿而已。

    劉備雖然當初跋扈了一場,在外人看來,劉備不像李傕等人搞什麽大司馬、大將軍之類的位在三公之上的職位,這就是忠臣。

    要知道曹操在控製了漢獻帝後,也忍不住給自己搞個大將軍做做,袁紹發火了之後曹操才把大將軍的位置讓給了袁紹。也就是劉備作為穿越者,不怎麽在乎這些虛名,隻是要求實際利益。

    趙溫自備劉備免職,不但不怨,反而積極向劉備靠攏。對於這種知趣的,劉備便又給了他一個三公的位置,表他為司徒。

    關中名士趙岐,以八十多歲高齡還一路跟隨、保護漢獻帝,劉備感歎其忠,上表舉薦其為司空。

    又上表天子,想要請劉表來做太尉,雖然劉備心裏也清楚,劉表大約是不會來上任的。同時派人傳旨給劉表,叫他交出楊定。

    至此,朝廷中三公齊備。

    分別是司空趙岐、司徒趙溫、太尉劉表。

    朝中大小事務,自然皆是由劉備一手把持。

    劉備又上書天子,請漢獻帝承認自己私自設立的二十級府兵製度為二十級軍功爵。

    不但如此,以後各地鄉亭任用官吏,要優先任用傷殘、退役之府兵,若是爵位相同的,就要比試射箭來決定。

    漢獻帝倒是個有學問的,問劉備這是不是要學李悝“射箭斷訴”之故事。

    玄德表示現在天下大亂,與戰國無異,正該用李悝之法,以收軍心。

    最後這句“以收軍心”說到了漢獻帝的心裏,他混到現在這個地步,還不就是因為沒有一支可靠的軍隊,於是便同意了劉備所請。

    這也是漢獻帝太年輕了,劉備挖了個坑,他自己就跳了下去。

    府兵的待遇可不低,免稅、免徭役、免口賦,本來這些待遇本來就是是劉備給予的,府兵們早就享受慣了的,現在漢獻帝下旨認同,這些大兵會感激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