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6節(1/3)

作者:長白山的雪字數:7906更新時間:2020-10-13 04:44:14

    ,一步步腳踏實地的幹吧。”

    第二天家裏開始做貨,嶽鵬程這回又長了見識,也算是這一趟所有的心思全都完事。他來許家也有七八天了,所以八月十八這天,就要回鎮上。誌新讓文翰趕著牛車,送鵬程回去,另外給準備了一些東西,讓鵬程帶回去。

    “許叔叔,不用給我帶東西了,家裏的日子也不寬展,留著換點錢也好。你看靜涵她們都那麽小,就跟前跟後的忙活著,也是不容易。”鵬程一看許家給準備了很多的東西,就說道。

    “這些不是給你的,是給你家長輩的。咱們山裏人也沒啥好東西,不過是些土產罷了。你帶著回去,也算是我們的一點心思。等以後有空了,就再來玩,這來了一回,還讓你跟著我們一起幹活,真是。”誌新把東西挨樣的放倒了車上。

    許家給準備的,有今年新起出來的人參,陳氏挑出來四棵大的,每一棵都得有三兩多沉。然後是那天留下的鹿鞭、鹿筋,還有那對鹿角,另外還有兩張狐狸皮,一張鹿皮。其餘的,就是一些蘑菇、木耳、小魚幹啥的,反正給預備了不少。

    鵬程推辭再三,最後還是接受了。文翰趕著車,文成也跟著,一起送鵬程回了鎮上。

    因為去年嚐到了攔棒槌的甜頭,今年大家一致決定,先去攔棒槌,然後再弄參土,反正參土也弄得差不多了。於是誌新誌明,連同薛氏、朱氏,甚至老爺子都去了參地裏,去攔棒槌去了。文翰和文成少不得也參與了進來,一個個全都在地裏忙活著。今年還和去年差不多,攔了好多的棒槌須子啥的,這下子,老爺子才算是露出了笑容來。

    攔過了棒槌,文翰他們也該回鎮上念書去了,誌新趕著牛車送著兩個孩子回鎮上。這文翰和文成在慧心那裏住著,陳氏就給預備了不少的東西,給他們帶著,總不能光用陶家的吧?於是車上裝了好些的糧食、蔬菜啥的,滿滿一車。誌新和老爺子他們商量著,等栽完棒槌,就把文昌和文宣也送到鎮上去念書。這兩個孩子也不小了,文昌九歲,文宣八歲,應該去念書。

    老爺子就跟大家商量著在鎮上買房子的事情,靜涵想了一下,覺得現在買房子還是早了些。一來手裏的錢沒有那麽多,二來現在也就是冬天在鎮上,夏天還都得回來,賣了房子也得閑著,並不劃算。再者,靜涵還要弄蘑菇啥的,這些在鎮上根本就不行,沒有那麽大的地方,所以就把這些事情都跟大家說了一下。老爺子聽了靜涵的話,覺得也對,於是決定今年先不買了,等等再說。

    靜涵抽空讓父親把那兩個房子裏麵給收拾了一下,把炕扒了,然後改成了每個屋子裏麵兩個火牆,這樣地方就能寬裕一些了。火牆占地小,又能取暖,這樣就不用擔心冬天的取暖問題了,反正山上有的是柴禾。把這些都弄好了,大家就把那些木頭搬進了屋子裏,靜涵想辦法把木頭全都墊了起來。這樣一層層的摞起來,中間還有空隙,就不影響出蘑菇了。靜涵此刻在想著前世那種用菌袋培育蘑菇的技術,其實也能弄,不過那個味道絕對趕不上這樣在木頭上的好。

    今年是第一次弄這個,也實在是不知道咋樣,所以靜涵就先這麽試驗著。等以後要是真的能行,可能就真的要用那種辦法了。木頭搬進屋裏之後,靜涵就特別的上心,每天過去看看溫度和濕度啥的。天氣漸漸冷了,屋子裏就開始早晚燒點火,保持裏麵的溫度。

    棒槌全都幹了之後,誌新又去了一趟縣裏,把棒槌全都賣掉了。今年沒有去年的產量多,所以自然也就沒有去年賣錢多了,連那些攔的棒槌,總共賣了一百八十多兩。這些也不少了,往常年哪裏能有這麽些啊?家裏去年還剩下一些銀子,這一年的花銷,基本上有誌新他們打獵和文昌賣魚的錢就夠了,看參的錢全都攢了下來。這樣一算,家裏也多少攢下了些銀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