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1節(1/3)

作者:紫伊281字數:7678更新時間:2020-10-15 12:36:10

    何當時陪同的人不反駁傅春安?”江辛道。

    江辛乃是江大學士之子,這也是江辛不願以優才資格進鳳台閣的原因,他也是有傲骨的,不想讓人說他是因為父親的關係才拿到這個資格。

    江大學士蹙眉沉吟:“所言有理,可惜啊可惜,楊晨的確是個人才,雖說學問可能不及傅春安,但其才思敏捷,鋒芒畢露又不失圓滑世故,這樣的人本可擔大用,然人……叫人遺憾啊!”

    江辛道:“取才當取賢,心思不正,行不端之人,再有才華又如何?為禍更甚。”

    江辛已然相信了傅春安的話,再聯想到今日楊晨在辯難中的表現,楊晨本是副辨,卻處處壓製著主辨傅春安,就覺得楊晨是刻意要出風頭,搶功勞。對楊晨的那點好印象蕩然無存。

    江大學士道:“如此看來,這個傅春安倒是含蓄內斂之人。”

    幸虧楊晨沒有答應他的邀請,幸虧辛兒發現了楊晨的真實麵目,要不然,他豈非攬錯了人才?

    按著朝廷的意思,以及這次南楚使團的行程安排,與萬鬆書院的比試結束後,大家就要啟程去京都,參拜皇帝。

    原本楚秀書院對這次比試勝券在握,誰知功虧一簣,本想贏了萬鬆書院後再去京都,適逢京都大朝會,各國使團都在,正好可以炫耀炫耀。

    如今,卻是灰溜溜的。

    楚秀書院的師生們是一天也不想再呆下去,提出要回南楚,師生們可以走,但使臣還得繼續完成肩負的使命,於是,第二天,李澈等人陪同南楚使臣回京都去了。

    ☆、第138章 論功行賞

    萬鬆書院取得比試的勝利給大朝會平添了一分喜氣,皇帝龍顏大悅,當即下令,從明年開始給萬鬆書院的撥款翻一倍,以培育更多的人才,另外,給這次參加交流比試的學員每人獎勵一套價值不菲的房四寶,外加白銀一百兩。

    而李澈主持這次交流比試十分成功,也獲得了父皇的讚賞,大朝會最後三天的重頭戲都交給李澈去安排。

    李澈自然不會在父皇麵前說朱媛媛的好話,他得避嫌,免得人們猜想連篇。說不定會認為前番姚啟軒的事是他授意,借此打擊魏王。

    李澈覺得讚美的話從江大學士口中說出來更有信服力。

    然而,父皇格外恩賞了傅春安,對楊晨卻是隻字不提,讓李澈有些納悶。

    當日在書院,江大學士不是很看重媛媛的嗎?甚至起了招攬之心。

    難道說,江大學士是怕楊晨名氣太盛,被人搶了去?

    李澈哪裏知道因為傅春安的一席話,江辛的一席話,讓江大人對媛媛產生了誤會。

    不過,這樣也好,現在時機尚不成熟,還是等他在朝中站穩了腳跟,再給媛媛做合適的安排。

    因此,媛媛被忽略的這件事,李澈並沒有往心裏去。

    朝廷的旨意下達書院,羅院長看著聖旨有些不解,為何沒有特別賞賜楊晨?而是賞了傅春安?

    說起來,這次比試,最大的功臣就是楊晨了,她一人拿下兩場第一,又在清談辯難中大放異彩。

    宋子楚道:“月滿則虧,水滿則溢,這樣的結果,對楊晨而言,未必不是好事。”

    羅院長歎道:“但楊晨的功勞也不能抹殺,這樣,書院另外給他獎勵,今年的一等獎學金給楊晨,並免去他在書院的就讀期間的一切費用。”

    書院召開全體師生大會,對楊晨傅春安等人論功行賞,以資鼓勵。

    集會後,方大同很不服氣道:“明明楊晨才是最大的功臣,朝廷為何卻重賞傅春安?別人都是一百兩銀子,他就三百兩,還沒進鳳台閣,就給按了階,不公平,太不公平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