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遊新昌大佛寺(2/3)

作者:可愛內內字數:8178更新時間:2019-05-31 23:26:27

    正好遇上方丈,專門為我們做了一場法事,十分莊嚴隆重,我們就隨同進去了,見到三尊大佛,卻不是真正的大佛,但也領略了一把真正的佛門味道。

    出了大雄寶殿之後,我們直奔今天的主題大佛寺,此時外麵下起了雨,細雨蒙蒙,但也擋不住我們的熱情。

    此時方丈早已在門口等著,我們隨著進去,見到了一尊巨大的佛像,金光燦爛,散發萬丈光芒,正是今天的主角,新昌大佛。

    閣樓內,一尊石彌勒大佛端坐在懸崖峭壁中的石窟內,倚岩鑿成,正麵佛座高2米,身高13.74米,其中頭高4.8米,耳長2.8米,兩膝相距10.6米。是我國早期石窟造像在南方僅存的遺跡,被譽為“江南第一大佛”。

    方丈神色肅穆,一番講解之後,我們去上了香,第一次知道了上香還有這麽一個規矩,果然佛教文化,比想象中的更加嚴謹和莊嚴,並不是想象的那麽簡單。

    上了香之後,我們就出來了,還在回味大佛的莊嚴和肅穆。

    大佛寺之後,又相繼去了幾個地方,同時還留下了自己的唐詩,這也算是一個墨寶了吧,盡管寫起來自己都不知道成什麽樣子。

    留下墨寶後,少不了要看一下亞洲第一臥佛,據說投資了三千多萬,我們沿著棧道拾階而上,不多時,即登臥佛殿。釋迦牟尼躺在須彌蓮花寶座之上,佛身長37米,高9米,依石窟岩體雕刻而成。佛像麵如滿月,眼瞼微垂,右手枕於頭部,左手自然合於身側,全身部位勻稱,體態自如,神情安詳,展示出釋迦牟尼圓寂的藝術神韻。

    站在殿前可憑欄遠眺,露天彌勒遙遙在望,舉目望去,青山連綿,碧水如鏡,黛瓦黃牆坐落於翠綠之中,一縷祥光隱隱籠罩在廟宇之上,令人俗念全無。臥佛殿四周綠蔭繞抱,殿前的鏡湖,清澈見底,群魚遨遊,湖上雕欄石橋,開闊的草坪上種植了名花異木,構成融佛、水、景一體的旅遊休閑佳處。

    從大佛寺出來後,自然少不了去新昌另一特色地方,傳說中的天姥山,這是來了新昌後,必須去的一個地方。

    話說不登長城非好漢,同樣來了新昌不去天姥山,等於沒見識過李白口中的登青雲路,因為青雲路就在天姥山。

    天姥山得名來自“王母”,是紹興新昌一邑之主山,由撥雲尖、細尖、大尖等群山組成,是一片連綿起伏、氣勢磅礴的群峰。

    第二天一早,我們就出發前往天姥山,去天姥山之前,我們重溫了一遍當年的古驛道,這可是能一路前往京城的道路,相當於是今天的省道一樣,你很難想象出古人是怎麽修建出如此一條古道來。

    走在寬闊的古驛道,這條古道長約35公裏,一路穿過許多地方,由於行程的問題,我們就穿越了一部分,知道一些典故,尤其是其中非常有典故意義的桃源洞,司馬悔橋,

    身處在天姥山上,你才知道古人對大自然的向往,天姥山名副其實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來過一趟後,你才會知道這一趟沒有白來,什麽才是真正的大自然。

    去了天姥山後,不得不提一個重要的地方,那就是新昌的一大特色——茶葉。

    茶葉,自然不用多說了,正是在新昌這種地方出了一種名茶——大佛龍井。

    提起大佛龍井,不得不去一個地方,正是接下來的另外一個行程——沃洲湖風景名勝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