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一二章不一樣的通訊軟件開發計劃(1/2)

作者:天真的豎瞳字數:6104更新時間:2019-01-27 08:30:17

    “怎麽樣,現在還適應新的環境吧。”沈平問過了網址導航的維護情況,就向趙亮問道。

    “這裏的環境挺好的,尤其是硬件配置,老板你還真舍得花本錢,這進口的網絡服務器花了不少吧。”趙亮笑著道。

    “我這也是為了公司的發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也是遵循咱們老祖宗的教導。”沈平笑著道:“你這來了公司也有幾了,也適應了公司的環境,接下來可要讓你忙起來了。”

    “這可正好,我也正想著我們幾個來到了未來網絡,總不能就幹著維護一下網頁還有網吧管理軟件的事情,否則我們自己也對不起這一份工資,老板你有什麽任務盡管。”

    趙亮也是一個明白人,也是一個做事的人,沈平也是喜歡他這樣的性格,才會將他從金山軟件調過來。當然,趙亮在金山軟件本身也不是核心人物,否則求伯軍也不會輕易地放人。

    沈平也沒有繞彎子,直接開口:“你聽過IQ沒有。”

    “當然聽過了,而且還是如雷貫耳啊。”趙亮道:“莫非老板想要模仿IQ,在中國也做一個即時通訊軟件?”

    後世我們都知道的QQ,原本名叫IQ,是滕訊的馬哥效仿IQ推出的產品。後來因為被IQ起訴侵權,所以改了個名字,叫QQ。

    而即時通訊工具的鼻祖IQ,就是由三個猶太青年所開發的。

    IQ最火的時候甚至占到了整個互聯網即時通訊市場的90%,但後來因為找不到盈利模式,隻能被美國在線以四個億美金的價格收購,維格斯等三名創始人各自拿了八千萬美金左右。

    美國在線收購IQ後,由於一係列的決策失誤,導致IQ的市場占有率急劇下降。到了00年,甚至比不過sn等等後起之秀了。最終,美國在線在010年,以1875億美金的低價,將IQ賣給了俄羅斯的一家投資公司。

    IQ的曆史,代表了這個時代大多數互聯網創業公司的曆史。哪怕是現在如日中的雅虎,在頂峰時估值接近千億。但在未來的016年,也是以48億美金的低價被威瑞森(Verizn,美國最大的通信商)收購。

    比爾蓋茨曾:微軟距離破產永遠隻有18個月。而資產遠不如比爾蓋茨的百度李老板也曾經過:百渡距離破產隻有0。

    這就是高科技企業和互聯網經濟的殘酷性,無論你前一刻的估值有多高,一旦犯錯,就有可能萬劫不複。甚至有些沒什麽錯,也會萬劫不複的公司,比如諾基亞,在破產之前,它在各個研發上的投入還要超過蘋果,最後卻成了失敗者,讓蘋果的腎機成功登頂。

    實際上即時通訊軟件的技術含量並不高,然壟斷性,高的用戶粘性,流量導入等即時交流工具最顯著特性都沒表現出來,後世著名的某騰公司還要等一年後才會成立,那一款企鵝也得等到九九年才會上線,甚至馬哥還一度有一百萬就將其出手的念頭。

    這其中大半是因為互聯網規模的限製,還有盈利思路的不明確,事實上,就算是沈平,擁有著後世的眼光,在大環境之下,也不可能讓現在一款免費的即時通訊軟件擁有盈利功能,在一兩年,甚至三四年之內,沈平都沒有打算利用即時通訊軟件賺錢的打算,甚至已經做好了準備,在這幾年持續在這個項目上投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