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一十七章 春闈會試,衛十五(7000,感謝月半日殘兩萬大賞)(2/5)

作者:祝家大郎字數:22892更新時間:2019-01-28 09:42:02

    這就是所謂的封建製度,也是封建製度的開端。封建,就是分封建製。

    下之人,一切講“禮”,甚至打仗都要禮,比如“五十步笑百步”的真正意思。兩個國家打仗,互相下戰書,互相約定地點,互相等候對方排兵布陣完成,甚至互相出一樣數量的軍隊,然後開戰,兵敗一方可以逃跑。

    勝利一方也可以追擊,但是之能追擊五十步,五十步之後,就不能再追殺了。

    這一切就是禮。所以五十步笑一百步,並非是沒有道理的。因為跑五十步就可以不跑了。

    春秋無義戰,最初的意思,乃是發動戰爭的權利應該是周子的,而不是諸侯的,隻要是諸侯發動的戰爭,都是不義的戰爭。

    延伸到後來,也春秋中後期的戰爭,都是自私自利的戰爭,沒有真正為大義而發動的戰爭。這就是禮樂開始崩壞,也就是周禮之禮,慢慢失去的約束力。連帶打仗的方式都變了,變得陰謀詭計,變得《孫子兵法》。

    那個時代的人,許多人是仰慕周禮的,也是仰慕一種程序正義,以及人與人之間互相的規則。也有許多人想重新恢複周禮。

    論春秋無義戰,徐傑論起來,倒是把戰爭進行了一番分析,為什麽要發動戰爭,發動戰爭的原因,發動戰爭的意義,發動戰爭要達到的目的,什麽樣的戰爭、什麽樣的勝負,會帶來什麽樣的影響。更把大華如今的局勢分析了一遍,也闡述了許多戰陣勝負之後的國家之間的政治利益問題。

    其實徐傑還是把一道經義題做成了策論題,題目本意是想讓考生詳細明道德與道義之類。但是徐傑顯然並不崇尚那一套,徐傑是務實派,戰爭更是務實的事情,能到戰爭這一步,已經就是禮義這些都無用了,已經就是赤裸裸的爭奪拚殺了,徐傑顯然不願意去談什麽戰爭裏麵的禮義。

    鄉試考舉人的時候,徐傑也是把一道經義題答成了策論題,此時還是這麽一套。

    再答策論,寫人口與農耕的關係,旁人答案自然都是如何修繕溝渠灌溉,如何提升百姓的生產熱情,如何物盡其用,如何避免浪費。

    徐傑對這些卻隻是隻言片語而過,徐傑提出了一個理論,商貿與殖民理論,兼具稍微一提的移民理論。

    當然,隻是理論而已,並非實際操作的詳細。其中也還有許多操作實際的問題,但是無疑這個理論是能解決問題的。這個理論其實也與文人的價值觀是有些違背的。

    大華朝有海禁,就是民間船隻不能出海,雖然到如今這海禁並未有很大的約束力,但是明麵上海禁還是一條很重要的朝廷公文。

    答完這些題目,看著滿紙的筆墨,徐傑忽然也有些擔心,擔心自己是不是觀點過於先進,是不是會“嘩眾取寵”,徐傑擔心的自然也是怕自己這會試會不會名落深山。

    考完試,京城的夜,燈火通明,所有的娛樂場所都人滿為患。

    徐傑卻拒絕了許多人的邀約,在家中並不出門。接到了一封江南的來信,也回了一封,隻交代一句:仔細看好人,來日要用之時再押送入京。

    書徐傑已經懶得再看了,刀卻耍了起來,徐傑的宅子裏,都是耍刀的江湖漢,徐傑心中也有一種迫切追求武藝提高的想法,若是放在江湖上,徐傑這般的武藝,到哪裏也能成一方豪傑,賺一份家業不在話下。

    但是徐傑的處境,身邊的先高手來來去去,太多太多,這讓徐傑有一種擔憂,擔憂自己這條命會不會一不心就交代了。

    刀還在練著,先高手就來了,一個劍客,就這麽一躍而入。

    楊三胖不知何時也出現在了徐傑身邊,那劍客躍入院中,邁腿慢慢往徐傑走來。

    楊三胖在徐傑耳邊了一句:“此人絕頂的厲害。”

    徐傑點了點頭,往前迎了兩步,拱手問道:“不知哪位高人大駕光臨?”

    來人年紀不大,興許與徐仲不相上下的年紀,麵色陰冷,口中隻道:“本座排名二十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