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二十章 盼之,翹首再盼!(2/4)

作者:祝家大郎字數:13002更新時間:2019-01-28 09:42:27

    “陛下,戰陣一鼓作氣,一旦奇襲不可奏效,大軍如何還能從山林之間退得回來?退就是潰,一潰千裏,豈能還有從容不迫?常凱也會出城追擊,掩殺之下,那就是一敗塗地,陛下萬萬不可行此險招。”歐陽正還在。

    “常凱出城?那便正好,正好與之決戰,以多擊少。休要多言,速速傳旨給王元朗。就這麽辦。”夏銳也聰明了一把,剛才還大同城牆高,若是常凱主動出來了,以多對少,那豈不是正中下懷?

    曆史古今,不知有多少戰爭勝負。勝負緣由,千奇百怪。興衰之下,總有唏噓。

    回到家中的謝昉,落座在書房之中,沉思許久。兵事,他也並不十分懂。並非所有人都會領兵作戰,並非所有人都能當運籌帷幄之人。

    有些人有自知之明,比如吳仲書,比如謝昉。怕就怕那些以為打仗沒有什麽大不了的,古今曆史,打仗的事情見過太多太多,以為自己很懂的人。

    謝昉沉思的不是打仗之事,而是朝堂之事,思考的是這個朝廷,這位皇帝。

    想了許久之後,謝昉拿起筆,在一份奏折之上慢慢寫下了許多字:陛下聖安,臣謝昉大拜,臣本寒門,政和九年僥幸高中,承蒙先皇不棄,以一縣任之,蹉跎幾十載年歲,竊居禦史高位。又得陛下重恩,再行效用。而今年老,鞠躬之勞苦,心有餘卻力難足。昏花老眼,案牘之文已難辨清。效用不實,俸祿空領,每日思之,內心難安。臣奏請陛下,允臣致仕歸鄉,頤養年。躬身,再拜子恩情浩蕩。

    謝昉想走了,留在這京城裏,已然沒有意義。謝昉心中也知曉,皇帝必然是會允的,察言觀色的能力,謝昉是有的,皇帝的心思,他也能知曉一二。皇帝不待見歐陽正,又豈會待見自己?

    謝昉想走,思慮之後,寫下辭呈,並無多少心裏負擔。

    歐陽正,卻不能如謝昉這般灑脫,或者歐陽正與謝昉,終究不是一種人。歐陽正甚至都沒有想過辭職的事情,他心中唯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上對得起江山社稷與先皇囑托,下對得起黎民百姓。

    歐陽正,是那種主動把責任攬在身上的人,這種人不會想著走,再如何艱難,也不會想著一走了之。

    朝堂的這些事情,徐傑絲毫都不知道。徐傑甚至還以為朝堂之上,應當是欣欣向榮的,即便不是欣欣向榮,也應該是比較積極向上的局麵,新皇登基,豈能不想著做出一點政績?就如昔日夏乾登基的時候,那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

    興許夏銳也有自己的意氣風發,至少他自己是這麽認為的。甚至也真的學了一點夏乾的舉動。比如夏乾登基之時,力排眾議,重用了年輕的歐陽正。夏銳自己呢?似乎也看中了許仕達。何其相似?

    歐陽正並未回家,而是又去了尚書省衙門,自從尚書省有了這位歐陽相公,衙門裏的這些官員私下裏多少也有些怨言,每日裏這位歐陽相公第一個到衙門,常常也是最後一個離開衙門。這讓衙門裏的官員起得也比往日早,不好意思讓歐陽相公久等,更不好意思早早而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