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四十四章 產業格局大變在即,令人頭疼的對手(2/3)

作者:秒速九光年字數:7646更新時間:2019-01-28 20:18:41

    事實上國內還有一家,長安,排名第七,年產能一百多萬。

    但長安的大股東是兵裝集團,後台太硬,除非他們自己主動,否則羅佳想拉攏他們也拉不動。

    再往下數的話,上汽的自主品牌排名第十四,廣汽的自主品牌排名第十五,東風的自主品牌排名第三十九。

    一汽的自主品牌最有趣,排名第三十八,年產能才十萬輛,要知道,那可是堂堂的華夏第一汽車啊,當年創建一汽的那幫老人家,知道如今這情況,會不會氣的從墳墓裏爬出來?

    羅佳頓了一頓,認真的,“不過你們也不用擔心,歐陽教授從我們這裏離開之後,一直和我保持著聯係,他老人家透『露,最近可能會有些改變。”

    .....

    東京,霓虹產業革新機構,簡稱incj。

    很多國內民眾並不知道它的存在,但事實上,霓虹產業革新機構的地位無比重要,必然將在二十一世紀留下深刻的一筆。

    霓虹產業革新機構是幹什麽的呢?

    簡單來,他們的任務隻有一個,力挽狂瀾於既倒。

    當索尼,日立,東芝,這些顯示麵板企業,被華夏和韓國打的即將崩潰之時。

    是產業革新機構站了出來,出資組建霓虹規模最大的顯示麵板企業,jdi,整合各方力量,重新加入戰爭。

    當東芝因為收購北美西屋虹,導致巨額虧損,眼看就要破產,不得不賣出旗下最賺錢的存儲芯片業務時候。

    華夏這邊,由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集團出麵,組建了一個財團,開出比競爭對手高百分之四十的價格,準備全力以赴,收購東芝存儲。

    如果按照正常的商業邏輯,本應該是誰出價最高賣給誰。

    可這時候,又是產業革新委員會站了出來,阻止鴻海收購,也把三星為首的韓國財團擋在門外,以低價,將東芝存儲賣給了華爾街。

    由此便不難理解,這個霓虹產業革新委員會的使命,是救助陷入困境的霓虹企業,同時竭盡全力打擊韓國和華夏的競爭對手。

    而且他們幹的很不錯,華夏一直想從霓虹買些高精尖技術,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怎麽成功過。

    比較成功的例子,大概要算鴻海收購夏普了吧,但那也並不是霓虹的核心技術。

    再例如海信,他們隻從東芝買到了日落西山的電視業務,真正核心技術和業務,霓虹是不會賣給華夏的。

    現在,星辰科技這個可怕的敵人,開始試圖挑戰霓虹的根基,汽車產業了。

    雖然目前看來,星辰科技的合作夥伴,隻是全球汽車領域的玩家。

    吉利,長城,比亞迪,三家全部加起來,也才不到三百萬輛的產能,而全球汽車年銷量,足足有九千萬到一億輛之多。

    但他們畢竟是星辰科技啊,產業革新機構給予了高度的重視,特意把相關企業召集起來,商量對策。

    除了兩大電池巨頭鬆下和索尼,還有豐田,本田,日產為首的汽車廠家,更有以霓虹電裝為首的汽車零部件企業。

    眾所周知,汽車是地球上最大的產業,但整個汽車產業,其實又分為兩大類,即整車和零部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