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二十五章 超級計算機昆侖 上線!(2/3)

作者:秒速九光年字數:6406更新時間:2019-08-02 20:34:14

    “然而殘酷的事實卻告訴我們,盡管全球上千萬用戶,貢獻出了自己的個如腦,組成了空前強大的超算,然而尋找外星人計劃迄今為止,隻完成了大約百萬分之一的計算。”

    “更加殘酷的真相是,隨著人類獲取宇宙數據的能力增強,尋找外星人計劃的總數據庫,還在飛快的膨脹,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個項目將會在很長很長的時間內進行下去,也許是一萬年,也許是無數個一萬年。”

    “由此不難看出,隻要人類還想繼續前進,對計算力的需求,就永遠不會有盡頭,算力這個東西,始終是越高越好,而神經計算網絡,就是解決算力需求的終極答案。”

    “現在我們使用石墨烯晶圓,和零點一納米激光刻蝕技術,等將來,我們掌握了更先進的量子技術,這種神經計算網絡,依然可以沿用,它是真正的跨時代技術,能夠從現在,一直沿用到未來很久很久。”

    “我在這裏提出建議,華夏應該放棄超算數量上的競爭,改為質量競爭,集中精力辦大事,搞一台容量足夠大到全國科學家一起用的,真正意義上的,超算之母!”

    話講到這裏,一切便已經非常清楚了,神經計算網絡,屬於實時分布計算,是傳統分布計算的終極演化形勢。

    過去的分布計算,需要將數據打包,分發給不同的計算終端,運算結束後,數據包返回服務器,重新解碼,校驗運算結果,最後重組回到數據主體。

    反正過程很囉嗦就是了,大約一半的算力,全都浪費在不停分包,封包,解包和重組的過程中了。

    而源自金色穹頂的神經計算網絡,根本就不需要分包,所有進入這個網絡的計算機,全都是一個整體,高速網絡和實時解析芯片,令京城超算中心和滬都超算中心,成為了像神經係統一樣的緊密連接,它們不分彼此,按需分配算力。

    例如,華為的團隊最拚,超算經常處於滿負荷狀態,算力不夠用,這時候,神經網絡會自動給華為分配算力,而這些臨時分配的算力,也許來自不遠處的廣州中心,也有可能來自幾千公裏外的拉薩超算中心,沒關係,反正神經網絡組成後,整個華夏的所有民用超算,將成為一個整體,成為一台超越時代,令所有科學家為之癲狂的存在。

    這種大動作星辰科技做不到,必須國家隊出馬,因為要協調的利益太多了,各大超算中心,省級數據中心,高校數據中心,最後才是打通阿裏雲這類的私營機構。

    像這種會議是不可能當場出結果的,國家隊的智囊團和上方還要論證謀劃,具體過程和細節,其實連羅佳也不知道,畢竟他現在的身份隻是一個商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