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四十三章 誕生於上個世紀的星球大戰計劃(3/3)

作者:秒速九光年字數:7888更新時間:2019-10-05 20:10:55

    “羅總你是當真的嗎?”

    “怎麽可能!星球大戰計劃如果存在,那北美當局豈不是有能力造基武器?”

    “我去,不敢想,一想到基武器這四個字,我心裏就直發毛。”

    大家議論紛紛,倒不是怕了,而是星球大戰計劃實在有點恐怖,無知者才無畏,擁有科學素養的頭腦風暴團,太清楚超前技術的威力了,很多時候,有技術就是可以為所欲為的。

    羅佳淡淡道:“讓我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吧,大家或許知道,發展基武器需要高效低價的運載工具,北美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推出了三角快帆,推出了從X34到X40之間的航實驗機,以及最早的可回收式運載火箭K-1。”

    “後來,負責K-1計劃的首席科學家沃爾姆博士,從奇石樂集團跳槽到藍色起源,開發了我們今看到的謝潑德火箭。”

    “從某種程度來,星球大戰計劃從未結束,而是以另外一種麵目出現在世間,包括謝潑德火箭,愛國者3型導彈,薩德係統,它們全都是星球大戰計劃的衍生。”

    “我這裏有一份詳細調查,統計了星球大戰計劃中各個子係統的完成度,現在我把它發到各位的辦公郵箱裏,回去以後請大家抽時間看一看吧。”

    罷,羅佳手指在筆記本上按下回車,將郵件發送給大家,這份郵件內容大致是這樣的。

    大氣層外攔截係統,簡稱ERIS,負責企業,洛克希德馬丁。

    1991年1月28日,ERIS第一次攔截測試,目標RV由軌道科學公司的白羊座導彈運送,在270千米高度上,兩者以13.4千米每秒速度相撞,RV被成功的摧毀,試驗成功。

    截止1994年5月19日,ERIS共進行四次測試,其中三次成功,因為可以推斷,北美具備大氣層外目標攔截能力,攔截高度,500公裏以上。

    大氣層外擊殺載具係統,簡稱EKV計劃。

    1990年10月立項,分別向馬丁瑪麗埃塔,休斯導彈,洛克韋爾,三家公司發售項目包,隨後在1995年的第一輪競爭中,馬丁瑪麗埃塔公司的方案被淘汰。

    接下來,在1997年6月24日和1998年1月16日,分別進行了NMD飛行綜合測試,IFT-1和IFT-2項目,根據結果評估,雷聲公司擊敗波音,成為GBI導彈EKV部分的主承包商。

    類似內容還有很多,看過這份郵件後,眾人紛紛表示震驚,不知道羅佳是從那裏得到這份資料,如果資料屬實的話,包含上千個子項目的星球大戰計劃,其完成度,恐怕遠遠超過世饒認知。

    由於成本的原因,和北美主要對手蘇聯解體的原因,這些極具開創性的科研成果,百分之九十以上未曾投入使用,被存儲在NASA的數據庫中,隻需要投入人員和資金,藍圖馬上就可以變為現實。

    羅佳笑了笑,對一臉震驚神色的眾人道:“這恐怕就是馬斯磕底氣所在了,北美開始太空研究,比我們早幾十年的時間,至於馬斯克和NASA之間的關係,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簡單,不知你們誰還記得,那枚發射於2013年10月7日的蚱蜢火箭?”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