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二六章 蔡府之書(2/2)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4700更新時間:2019-05-01 01:52:06

    所以當周毖和伍瓊落得如此下場之後,蔡邕才說斐潛昨日的預言都成為了現實,並且深切感受到了袁隗的虛偽。

    蔡邕雖然正直一些,但是不代表蔡邕是愚笨,作為能夠糾正古經之謬誤做出熹平石經的人,隻要給他充足的時間細細思量,從細微處發現紕漏對於蔡邕來說不是什麽困難的事情。

    蔡邕再次長歎,說道:“周尚書、伍校尉真乃忠義之輩,卻淪落至此,著實令人太息……而袁太傅,未免令人齒冷矣……”

    太傅袁隗最大的破綻就是在大朝會上不發一言!這個問題是如論他事後就算丟出周毖和伍瓊兩個棄子也沒有辦法補救的。

    而為何袁隗不反對遷都呢?

    蔡邕真的不敢想下去,這也就是他覺得袁隗虛偽,並不齒袁隗為人的原因……

    袁隗不反對,那麽就意味著遷都已經是無可挽回了。

    “……光武建都於此二百年……今毀於一旦矣……而吾竟不得勸阻……”蔡邕痛心疾首,悲傷不已。

    斐潛說道:“……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君子當有所為,有所不為,明知不可而為之,是為不智,當下之急,乃行正道也!”

    蔡邕看著斐潛,問道:“子淵此言何意?何為正道?”

    “敢問師傅之所長?”斐潛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蔡邕道。

    “吾之所長?”蔡邕喃喃的重複了一句,若有所思。

    斐潛說道:“君子應天命所生,行則不如駑馬,遊則不如豚魚,攀則不如猿猴,竟忝列靈長之首,何也?”

    “唔……子淵之意,莫非是君子擅學,故而假於工物?”蔡邕說道。

    斐潛回答道:“正是!然君子如何能學?口口相傳,多有謬誤,師傅銘石正經於太學,皆因暴秦焚書而起,至使經傳斷絕,傳承無序爾!故而方有河間王重金求書,魯恭王孔宅掘經,今逸禮隻三十九,書殘十六,何其悲也?師傅授吾春秋左傳,然於秦末流於口授,故雖知有公羊、穀梁、鄒、夾之傳,然四家之中,公羊、穀梁幸立於學官,得之殘喘延續,鄒氏無師傳,夾氏未有書,皆失矣,何其哀也?”

    斐潛長身而起,鄭重的向蔡邕拱手而拜,慷慨說道:“如今浩劫在即,與其抗命受桎梏而死,不若行吾等正道,使天下讀書之人有所傳承!”

    “弟子潛,懇請師傅三思,移書以存正道!”

    或許是因為蔡邕當年受靈帝的指派修正經書的原因,現如今整個大漢,論起私人藏書來,若蔡邕說第二,真還沒有什麽人敢稱第一的,就連潁川荀氏又或是荊襄龐氏都不敢說,若不是因為當年蔡琰結婚的時候送出去一批,蔡邕自己又敗家了幾次,現在蔡家的藏書樓中的書說不定還要更多……馬月猴年說啊呀,現在欠章似乎越還越欠啊……抓狂中……手殘黨情以何堪……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