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四四章 古經今經(2/2)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5144更新時間:2019-05-01 01:52:14

    但是秦朝的法家畢竟是第一次學術派別執政,沒有什麽前人具體的經驗可以進行參照,因此法家到最後,就跟隨著秦朝很悲劇的就領盒飯下場休息去了。

    漢代初期,劉邦先是采用了黃老之術的道家進行統治,後來發現黃老之學講究的出世無爭不適合自己的統治,便一直在尋求其他的方式,儒家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登上了曆史的舞台……

    但是當時經書確實是在秦朝被損壞了太多,所以隨後為了建立一個相對完善的體係,當時許多大儒就紛紛出現將自己書經貢獻出來,但是這些經書和後來陸續發現的殘留先秦文經有一些的不同之處,最主要就是在對於孔子的角色定位不同,今文經為了捧高儒家地位,有意的崇拜孔子,將孔子提升至玄聖素王的神位上;而古文經還是認為孔子隻不過是一個教育家、史學家,古文經更崇拜的是周文王……

    蔡邕說道:“今朝野之間,多有因古今相爭反目者,汝需謹慎。若有言及經書微言大義者,多為今經,聽之即可,不必辯之。”

    斐潛一邊點頭示意受教,一邊心中想到,原來蔡邕師傅是溫和的古經派別啊,而且還擔心我會因為其他的人因為一些經書的不同解讀導致不必要的爭執。

    斐潛不由得心中生出絲絲的感動,蔡邕師傅真是將自己就當成是孩子一般的關心嗬護啊!記得當初,自己剛剛從大學裏出來,要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家裏的父母就是這麽交代的,公司裏麵如果遇到有什麽紛爭,聽聽就好了,不要去參與……

    這真是……

    古代知識受於文字,載體的限製,所以采用的都比較簡約隱晦的方式進行記載,因此對於同一本經書,甚至是同一句,都因為個人的解讀不同,會產生一些歧義,尤其是在漢代還沒有產生句斷的年代,這也經常會導致兩個學派相互爭執……

    斐潛忽然想到一個問題,蔡邕是古經學派的維護者,那麽當下朝堂之上誰是今經的擁護之人?

    卻沒想到蔡邕有些惋惜的搖了搖頭,說道:“今經者眾,習古經者不多矣,盧子幹亦是古經大成者,可惜……”蔡邕隻說了一個已經離開朝廷的盧植,其他人都沒有講是屬於今經還是古經的,一方麵是擔心斐潛知道誰是學習今經的,就會因此產生出一些親近某人或是敵視某人的舉動,這對於一個新入朝堂的人無疑是不妥的,也是與蔡邕一貫的君子不朋的理念相悖;另外一個方麵,蔡邕之前也是有遇到過原來學習古經的,但是後來卻因為各種原因轉身投入今經的懷抱,所以也不好跟斐潛講……

    這一次蔡邕那麽痛快的答應將自家的藏書運走,一方麵也是感於斐潛的誠心之意,一方麵也因為古經學派本身的書就少,不像今經學派可以自己編,所以也不忍心再次讓書簡蒙受損失。

    斐潛忽然問道:“不知王司徒是否學於今經?”如今的司徒楊彪辭職,王允又重新頂了上來,擔任了司徒,但是仍兼尚書令。

    蔡邕看了看斐潛,顯然比較奇怪斐潛為何單獨問及王允,但是既然斐潛問了,便想了想,最終還是如實的說道:“王司徒確習今經。”

    原來如此……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