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五零章 土地製度(2/2)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4936更新時間:2019-05-01 01:53:33

    土地製度,斐潛真的想不出什麽更好的辦法。

    春秋戰國時期,采用的是井田製。“啟土作庸”,井田屬於周王所有。周王按爵位高低賜封給諸侯及卿大夫的土地。受封者對於井田隻有使用權而無私有權,不能轉讓或買賣,“田裏不鬻”。

    因為沒有買賣隻能分封,所以也因此產生了古貴族,奴隸耕作。

    然後“禮樂崩壞“,諸侯越來越強,不鳥老周同誌了,開始將這些田地所出都貪墨了下來,武裝了自己,開始用戰爭手段奪取其他諸侯的土地,戰國便開始了。

    秦朝為何人人聞功則喜,好鬥無比,因為秦朝後來規定憑借戰功就可以獲得土地,而且這個土地是個人所有的,可以買賣和繼承,由此自然可以想象出秦朝百姓爆發出了多大的熱情為秦國戰爭行動添磚加瓦。

    漢代,現在,土地原則上歸國家所有,稱作“公田”,由皇帝“假”給農民耕種,但是實際上,這些土地卻集中在了鄉間大地主的手中,以至於出現了綿延千年的關於土地之爭。

    這種模式產生出了三個階層,上層的皇室,中層的地主,下層的農戶。

    然後便有了土地封建貴族私有和農戶的矛盾,也有了土地流動由政府主導還是個人主導的矛盾,同時也自然有了人口增長和土地集中的矛盾,這三者之間的矛盾,其實最根本的就是在於賦稅,也就是在土地產出上麵的矛盾。

    關於這個相互之間的矛盾,斐潛真的沒有啥辦法。

    屁股決定腦袋,現在斐潛是位於封建領主的初級階段,自然是希望利益向這裏傾斜,至於將來的事情,這個……

    誰也說不清楚。

    反正若是想要回收大地主土地,就等於是在這些封建領主,也就是士族身上去割肉!

    嘿嘿嘿……

    現在看起來河東衛氏的肉還是挺肥的啊!

    不過這也要有個度,隻能是針對於個別,不能一杆子全部打死,否則……

    斐潛還不想變成王莽的下場。

    多少也是後來人,剝奪後國有化的貓膩,斐潛還是懂的一些的,這項法規是在特定條件下產生的,並不是萬能的妙藥……

    況且後世的那些地方政權和中央政權爭奪財政利益……咳咳……

    反正現在不能用。

    所以便隻能是走私有化,或者說半集體化。

    當然表麵上還是屬於漢家的土地,但是實際上卻隻能是屬於斐潛的小集團,這才是最符合於現在這個狀況的方式。

    不過以後也會產生一些後續的矛盾和問題,不過麽,現在隻能是走一步看一步,真的是沒有辦法一下子全部政策都到位啊……

    這些東西牽扯太多,真心想起來就是頭痛無比……

    斐潛微微歎息了一聲,忽然聽到“的的“馬蹄聲傳來,抬頭看去,隻見平陽城東,遠遠一騎斥候奔來,到了近前,甩鞍下馬,稟報道:“河東王使君攜護衛已到城東二十裏外……”

    正愁沒有刀呢,這個王邑來的真好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