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七九章 淵源(2/2)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4870更新時間:2019-05-01 01:53:43

    “天人感應”這個到底是誰的先提出的,暫時不管了,但是這個“大一統”……

    這個斐潛倒是清楚,此說法最早是在春秋公羊傳當中出現的,《公羊傳?隱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但是《公羊》是傳,就是《春秋》這本史書的注解,那麽第一個在政治製度上實現“大一統”卻是管仲,但是管仲卻並非儒家的人,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法家人物……

    然後“罷黜百家,表彰六經”,這個……

    董老爺子的原話是“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但是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幹起事情來怎麽可能隻做一半,拉拉扯扯的成何體統,因此就哢嚓一刀,其他的全部給切了。

    斐潛想到此處,忽然嚇了一跳!

    一個“大一統”是管仲大神玩過的,“天人感應”好吧,算是董老爺子獨創的,那麽再加上了“獨尊儒術”這個……

    怎麽都有些覺得就像是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順便還把碗給砸了的感覺啊……

    斐潛忽然想起了之前仍在雒陽的時候,似乎師姐蔡琰曾經講過一句話:“古有文賊董,今有武賊董……”

    當時還不太明白,還被蔡琰師姐鄙視了一點點。

    這麽說來,難道蔡琰師姐的意思就是這個?

    啊呀!

    這個真實完全顛覆了三觀啊!

    嗯……

    有些不對。

    蔡琰是學從於其父親蔡邕的,而蔡邕是儒家的大儒無疑,那麽蔡琰自然也是儒家傳人了,為何,講話還這麽直接,也不顧著一點情麵?

    斐潛的腦海當中瞬間又有新的問題冒了出來,那麽這樣看來,似乎是現在漢代的儒家,難道說尚未定型?

    換句話說,就是仍有分歧?

    斐潛腦袋當中忽然有兩個字“嘣”的一下跳了出來,然後在腦海當中碰撞到了一起,激濺出一片的火花……

    一個是“古”,一個是“今”。

    儒家現在不就是“古經學派”和“今經學派”的紛爭麽?

    蔡邕之前與斐潛略有談及,今古之爭是從哀帝建平年間開始的,當時劉子駿提出為《春秋左氏傳》、《毛詩》、《逸禮》、《古文尚書》等四種古文經立博士引起的。

    因為要增加博士,幾乎是等於要在其他的博士手中搶生源,所以當時所有的“諸博士或不肯置對”,就是用沉默來表示反對。

    結果劉子駿生氣了,寫了一篇《移讓太常博士書》,對博士們加以指責,但是也因為此文,言辭上過切了一些,不僅招致諸博士的怨恨,也引起了一些執政大臣的憤怒,當時大司空師丹即“奏歆改亂舊章,非毀先帝所立”,斥貶了劉歆劉子駿……

    想到了此處,斐潛皺起了眉頭,蔡邕師傅傳授給自己《春秋左氏傳》,這個到底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

    若是有意,蔡邕師傅當時又是如何想的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