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三九章 逐漸消亡的弩(2/2)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4968更新時間:2019-05-01 01:54:23

    “啪”的一聲,弩矢平穩的飛出,轉瞬間就擊中了那個倒黴的大樹,但是,並沒有如斐潛所願,射中那顆木瘤,而是落在了木瘤的下方大概三五厘米的地方。

    黃家的弩,或者說黃月英做的弩,還是精度很好的。

    木頭似乎是紅棗木,青銅合金的比例不知道是多少,顯得有些黝黑,懸刀之上竟然還有一些細紋,仔細一看竟然是一朵盛開的花,這個……

    好吧,畢竟是女孩子做的。

    斐潛這段時間也在軍中了解挺多,其實弩漸漸的退出戰場有很多的原因,其中有一個很殘酷的原因,就是人便宜……

    因為漢族在長期對抗匈奴過程中,胡人裝甲一直沒有得到什麽進展,跟沒有差不多,因此,就根本不太需要更強有力的遠程武器來進行破甲,攜帶更加方便的普通弓箭就足夠勝任這樣的任務了。

    對於高速移動的馬匹,大麵積高射速的拋射,殺傷力明顯會高於慢速的弩。

    更何況弩需要花更多的錢……

    因此在軍中,也就逐漸的以弓為主,以弩為輔,甚至全部用弓的也是常有的事情。

    但是,斐潛想再度用弩。

    因為接下來在這片土地上,戰爭不再是主要針對於胡人,而是在自己人之間的對抗。

    步卒之間的廝殺,將會占據了絕大多數,而對付陣前呈現密集排列的刀斧手的盾牌,普通的弓箭基本上來說效果甚微。

    但是若是換上了強弩……

    斐潛做過實驗,四石的弓在五十步之內,即可穿透七層普通皮甲,甚至可以穿透三層的劄甲,百步之外,衰減的比較厲害,隻能是穿透三層皮甲,一層的劄甲。

    而最基礎的蹶張弩,基本上就是四石起步,若是用上六石蹶張弩,那麽可以說在百步之內,不管是鎧甲也好,盾牌也罷,沒有任何軍製設備能夠抵擋得住……

    除非特製的大盾。

    但是特製大盾,分量肯定也是特製的,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隻能用於防守,想要進攻是比較困難的一件事情。

    有了堅固陣地的弩兵陣,甚至可以讓數倍的敵人束手無策。況且就算是慢速弩,用的好的話,一樣讓騎兵無可奈何。

    蔡邕師傅曾經提及一個投降了匈奴的漢將軍,李陵,就是依靠車陣,然後以五千兵力,對抗十萬以上的匈奴,硬是扛到了弩矢用盡,才不得已投降。

    李陵指揮的這場戰役,在長達十幾天的高強度戰鬥中,麵對匈奴十萬騎,始終沒讓匈奴騎兵突破陣地,除卻指揮上的因素,同樣也說明弩的重要性。

    現在對於斐潛來說,若是要將弩這種兵器,再次的置放到戰場上,擺在麵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就是兩個,一個是射擊頻率,一個就是成本控製……

    這也正是斐潛特意冒著風險,繞道來到荊襄想要借助黃氏的力量的原因。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