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二七章 有道(2/2)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5754更新時間:2019-05-01 01:54:55

    斐潛環顧著整個的大殿,除了講壇之外,並沒有什麽其他的掛像啊,神位啊,木雕啊什麽的,有的隻有濃厚的學術氛圍,想必在將來這裏會有眾多的學子匯集在一起,堅持著自己的觀點,爭論得麵紅耳赤……

    在漢代,更多的是對於人,也就是自身能力的尊敬,還沒有提升到對於神的膜拜境地,也有沒有抽象化的聖人模樣……

    斐潛看著三階而上的講壇,說道:“孔叔可有意登台一論?”

    令狐邵連忙擺手說道:“邵文學淺薄,何德何能?”

    “孔叔現為學宮博士,如何不能登壇暢言?莫要過於謙虛,學問之道,有進無退……”斐潛嗬嗬笑著,說道,“若非潛俗務纏身,也欲於此坐而論道,當可欣慰生平也。”

    當然,斐潛也隻是說說而已,別看現在自己的身份是兩千石的官員,但是拿到漢代的學術界,看得卻完全不是官秩,而是看對於經文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斐潛在漢代學術界還依舊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而已,況且自己的情況自己清楚,這兩年雖然也是勤學苦讀,但是那裏能和那些生下來就待在書卷旁的人相比?

    二進之內,過了大殿的便是兩座功能性的閣樓,藏書樓和議事堂,一左一右一高一低的立在大殿的側翼兩側,這是青龍白虎位的意思麽?

    漢代也講究這個?

    斐潛不是很懂,所以也不予置評。

    在藏書樓和議事堂的兩側靠外一些的也建有廂房雙層的小樓,房間大小比殿前的小一些,分成了每層三間,這樣一來,學生上課的場所基本上就是足夠了。

    在大殿之後的小廣場中間,還單獨建了一個小二層的樓閣,在樓下擺放了左右各二,四個大甕,蓄滿了水。小樓上層懸掛著鍾鼓,晨鍾暮鼓,啊,不是,應該是晨鼓暮鍾,後來的佛教不知道為什麽搞成顛倒了的,或許是嘩眾取寵,另類獨行?

    在走廊的兩側盡頭是一幢樓房,上下三層,都是一門一窗的耳房模式,空間都不算大,應該就是留宿學子的住宿了,在二進院子的左右盡頭各開有一個側角門,但是在一般情況下都是關閉著的。

    關於這種房間內有沒有廁所?有沒有澡堂?

    抱歉。

    古代有一個傳奇物品叫夜壺。還有一個叫沐休假的東西。

    經過了間隔作用的圓形院門,就進入了最後麵的院落。這個區域顯然是提供給學宮博士們居住的了,利用原本的植被,又借來山溪開了一灣的池塘,碎石小徑在桃林內蜿蜒,幾個錯落的小院子沿著山勢分布,各有韻味。

    還有一棟單獨的三層的小樓矗立在道路的一側,而在桃樹和池塘之間,還建有一個雅致的小亭。

    當然,各個小院的規模肯定比不上那些大戶人家,但是勝在獨門獨院,各不打攪,因此總體而言,不管是環境還是設施,都還算是齊備了。

    食堂、廚房以及其他一些雜物房等等設備自然都是在學宮之外,東麵的一點的地方,按照令狐邵的說法,就是書卷純淨,豈容煙火所染……

    雖然有些偏激,但是倒也沒有什麽錯,漢代倒是沒有滅火器,雖然有儲水的大甕,但是真要是發生火災了也是頭痛,因此隔離灶火也是應該的。

    整體看下來,斐潛還是比較滿意的,或許將來有機會再擴展一下,但是現在這樣的架構已經足夠支撐起容納一定的學員了。

    萬事俱備啦,隻是這東風走得也慢了些……89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