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七零章 學宮之試卷(2/2)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4948更新時間:2019-05-01 01:55:15

    蔡邕心思現在基本都被試卷所用的紙張所吸引,而是卷上內容卻一點都沒有看,搞得斐潛都有一些尷尬……

    不過也是這一次從荊襄黃氏那邊請到了造紙的工匠,斐潛才有辦法在平陽建立起造紙的作坊,但是也因為材料的原因,困擾過一陣,不管是黃麻還是楮樹,在平陽一時之間都比較難以大量收集到,反倒是竹子雖然不是北地盛產,但是相比較黃麻和楮樹又或是什麽桑樹來說,在數量上還是可以保證的,所以最後在斐潛的建議之下,采用了竹子作為主料,沒想到實驗之下,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造紙在漢代,還是屬於純粹的手工業,因此大工匠在工藝上經驗就極其重要,有了大工匠才有辦法掌握每一道工序的精細度。

    “師傅……”斐潛看著蔡邕似乎有點想撕下一片紙看看纖維結構的趨勢,不由得打斷道,“請師傅查看試卷之題……此紙尚有餘存,明日讓人送些來……”

    “嗯……“蔡邕這才翻開試卷,上下掃了幾眼,然後又看了斐潛一眼,“此等試題,何人所做?”

    斐潛在一旁笑笑,表示是自己寫的。作為在後世在試題當中成長起來的斐潛,編製試題還算是駕輕就熟,因此斐潛還有一些小小的得意。

    蔡邕皺皺眉頭:“此卷……廣而不精……”

    “……”斐潛的笑容明顯僵硬了一些。

    “此乃斷章節義,於理不通……”蔡邕又指其中的試題,批判道。

    “……”斐潛將笑容完全收了起來。

    “此卷……”蔡邕看了著試題,又看了看斐潛,然後什麽都沒有講,隻是搖了搖頭。

    斐潛的臉完全黑了。

    好吧。

    斐潛低頭認錯,說道:“潛學識淺薄,還懇請師傅出題。”

    蔡邕放下了試題,說道:“子淵,卷而試之,或試博學,或試胸懷,或試策文……此等截斷上下文章,取義牽強附會,何益有之?”

    斐潛離席下拜道:“師傅所言極是,潛受教。”

    後世那些試卷不都是這樣麽?君子坦蕩蕩的下一句是什麽?請問作者寫這一段文字是表達了什麽中心思想?

    看起來這樣的模式在現在不被接受啊……

    蔡邕點點頭,然後又重新看了看試卷,然後說道:“不過此卷,題目由淺入深,倒也別出心裁……此事,嗯,試卷汝明日來取便是。”

    敲打之後再誇獎一下,蔡邕也是運用純熟。

    漢代的試卷,斐潛不是不知道,也並非列不出來,用這個後世試卷的模式,隻是一種試探,但是從蔡邕對待於這個試卷的態度看起來,用後世的模式還是不行啊。

    漢代試卷,以實用為主,分為“判”、“行”、“算”、“策”等等,主要就是針對民事訴訟,錢糧計算,公文移書,施政策略等等的運用和闡述,並沒有什麽選擇題填空題之類的東西。

    現在因為試卷不同而導致的各種補習費、補考費等等項目沒有辦法設立,犧牲了不少收入之外,斐潛還麵臨著一個更大的問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