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九七章 鐵弩的誕生(2/2)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4630更新時間:2019-05-01 01:55:25

    現在製作鋼製的弩臂相對來說,比起之前成本低廉了不少,畢竟鐵片和鐵絲的製作難度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因為變速齒輪水力鍛打器械的實現,使得斐潛獲得三十煉甚至五十煉的鋼鐵比起原先更加的容易和簡便。

    在流淌不息的水流推動下,往返運作的捶打機器,隻要錘臂不損壞,甚至可以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力度不改的進行敲擊,如此一來就讓斐潛更容易的獲取了較高質量鋼鐵,產生出現在弩機上所用的雙層鋼鐵弩臂。

    黃鬥說道:“弩臂所用的外層是三十煉,更硬,內層的是五十煉的,會更韌一些,如此一來比單用三十或者五十的都更好,二百五十步外可以穿透鎧甲,三百五十步外還可以入木一寸……”

    如此一說,便是在三百五十步外還是對於無甲目標可以有殺傷力的了,這個比起弓來說射程拓展了一倍多了……

    有效射程和最大射程完全是兩個概念,所謂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就是說得這個。因為空氣的阻力,箭矢和弩矢在末段的飛行當中,力量下降的非常快,就算是用拋射,那也僅僅是箭矢自身的重力造成的殺傷,和離弦之時的力道絕對是不能比較的。

    斐潛查看著弩臂,鋼鐵的延展性和強韌性在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展現,略帶弧形的弩臂如同彎月一般,黝黑的表麵似乎是經過了灼燒防鏽處理,這就是整個新式弩機最具價值的所在。

    弩,因為弩臂的原因,不可能做的和弓一樣的長,傳統膠木結構的弩臂,因為短了,所以自然就需要在弩弦上選用彈性更好,要求更高的弓弦來增加威力。

    就像漢初的大黃弩,不但弩臂長於普通弩機,甚至是對於弩弦也有特別的要求。

    而現在,鋼鐵的強韌足以彌補弩臂短小而喪失的射程,隻有大黃弩三分之二的重量,卻能提供出媲美大黃弩的威力。

    隻不過這樣導致上弦還是需要蹶張,唉,斐潛微微的歎息了一聲。

    複合滑輪弓弦估計在漢代是搞不出來了,如此一來,蹶張弩還是隻能用於步兵,至於騎兵,手弩還是過於複雜了些,牽扯涉及到的東西有點多,一時之間點不亮啊……

    不過這樣一來也算是足夠了,騎兵的弓,步卒的弩,可以在戰場之上形成一個有效的打擊麵,尤其是弩這個玩意,在超遠程上和蓄力待機上具備弓箭所沒有巨大優勢,更重要的是隻要弩機充足,斐潛可以將所有的步卒都改變成為普通的兼職弩手。

    而要出一個弓手,沒有長時間的訓練是不可能的。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產量和成本。

    “如今已有三百具,等明年開春之時,預計可以達到八百具……”黃鬥說道,“主要是近來天氣陰冷,用於弩機木托的木質不易幹透……”

    斐潛點了點頭,八百具再加上原先有的一百多具弩,基本上就可以有千具強弩,這樣一來多少也算是湊合夠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