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九八章 有個毛線啊(2/2)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4888更新時間:2019-05-01 01:55:25

    每年冬天都會有人凍死,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之前還想著交代棗祗關於讓農戶注意封閉房屋內燃燒蜂窩煤注意一氧化碳的問題,後來想了想,在漢代,這個事情幾乎不可能發生……

    漢代的房屋,密封性太差了,房屋上上下下都是漏風的口子,而且農夫肯定不舍得大量使用蜂窩煤,絕對是在冷得受不了了才肯用,所以要形成致死的濃度,真心還不容易。

    不過,這個棉花啊……

    前段時間在和裏那古閑聊的時候講起西域的一些瓜果,然後裏那古說似乎在西羌那邊見過這種蓬鬆如雪的花朵,但是不知道裏那古描述的是不是棉花……

    大雪封路,商隊也都消停了,包括西域有沒有棉花等等的這些事情估計要等到明年開春雪化了之後,才能知道。

    不過現在麽,或許還有點東西可以暫時替代棉花一下……

    斐潛從衣袖裏麵拿出了一團細繩,然後將其遞給了徐庶和棗祗,說道:“來,看看,猜猜這是何物?”

    徐庶拿到了手中,辨認了一下,說道:“這個是……羊毛……毛繩?”

    “毛繩?不過‘繩’要粗些,這樣的,或許稱之為‘線’?”棗祗也端詳著,然後說道。

    如今漢代不管是胡人還是漢人,用來保暖的多是用動物的皮毛,好一點的就是虎狼貂狐之類的,中間一些的就是羊狗之類的,最差的就是野兔皮毛,但是對於這些皮毛來說,普通的百姓和兵卒們還是用不起。

    因為,太貴。所以百姓和兵卒多數都是用兩層的葛布,然後中間填入幹草,做成簡易的羽絨服來禦寒。而平常飼養雞鴨之類的也少,也沒有形成什麽大規模飼養的雞鴨場,沒有消炎抗菌抗生素,雞鴨一多就容易形成雞瘟鴨瘟什麽的,所以雞鴨絨毛什麽的在漢代也是沒有。

    這個毛線,還是斐潛和黃月英聊天的時候隨口說的,沒想到黃月英直接就給搗鼓出來了……

    其實在漢代,對於羊毛的加工,已經有了初步的工序,羊毛用於紡織,也是一直以來遊牧民族用來抵禦風雪的技能。

    從羊皮上采集羊毛,從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開始了,不過並沒有形成多大的規模,也沒有人特意進行重視。

    斐潛問過一些胡人,多數都是在春即將進入夏的時候,對於羊身上進行梳理,然後就能梳下許多的毛,這些就是羊毛的來源,有時候沒來得及進行梳理的,羊也會自己在木樁什麽地方去蹭,然後也可以收集,稱之為采毛。..

    然後經過堿水浸洗,再曬幹,進行彈毛,最後便可以揉搓出線了。

    不過漢代胡人的毛線都很粗,沒有辦法像黃月英做出來的這麽的細,因此胡人也多數用毛線編製毛氈和毛毯,極少有人用於編織羊毛衣。

    但是既然黃月英這邊有再次加工毛線的技術,那麽編製羊毛衫似乎就可以提上日程來了。不過胡人采集羊毛的方式實在是太過於浪費了,所以斐潛向徐庶和棗祗拿出這個毛線來,就是想製定一個關於剪羊毛的行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