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八六章 書香濃(4/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9266更新時間:2019-05-01 01:57:31

    因此按照道理來說,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雙方不應該爭得臉紅脖子粗的,但實際情況有過之無不及,就連斐潛的守山學,隨著人員的增多,加上學子之間傳承原本就不同,對於經文的理解也逐漸的受到了影響,爭執也就在所難免了。

    尤其是在斐潛推動之下,在明倫大殿的論道更是助長了這種爭執,圍繞著到底是要采取哪一種核心理論才是儒家的正統,相互爭論不休。

    不過既然棗祗提起這個事情,必然就有其原因,所以斐潛轉首看向了棗祗,說道:“子敬有何顧慮,但講無妨。”

    “……趙商,趙子協,”棗祗沉吟了一會兒,說道,“……不知君侯對於此人,可有什麽印象?”

    “趙商趙子協?”斐潛仰著頭,回想了一下,然後說道:“明倫殿辯第一?”

    棗祗點點頭,說道:“說起來此人也是厲害,多次獲得殿辯第一……不過,君侯,可知此人出身?”

    斐潛搖了搖頭,這段時間都在關中轉戰,對於這一塊的信息就難免往次要的位置放了放。

    “此人乃鄭康成弟子也!”棗祗說道。

    誰?

    鄭玄鄭康成?

    這個家夥可是相當有名啊……

    鄭玄年少之時曾入太學,學了《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統曆》、《九章算術》,又從張恭祖處學《古文尚書》、《周禮》和《左傳》等,最後又從馬融處學古文經,可謂飽學之士一點也不為過。

    從馬融那裏學成回鄉後,鄭玄已經四十多歲,這時他百家之學無所不通,於是遠近有數百上千人投到他的門下,拜他為師,聽他講學,鼎盛之時弟子達數千人,被人尊稱為當世大儒,聲望一時無二。

    現在鄭玄應該六七十歲了吧……

    大概吧,斐潛記得不是非常清楚。

    不過鄭玄學術上的成功,在官途上卻不幸的很。建寧元年,朝廷下詔各州郡查究黨人,凡“黨人”及其門生、故吏、父子、兄弟現居官位者,一概免職禁錮,而鄭玄曾為杜密故吏,受杜密的賞識與提攜,所以也被視為黨人,於建寧四年和同郡人孫嵩等四十餘人俱被禁錮,頓時就斷絕了躋身仕途的道路。

    被黨錮之後,拜在鄭玄名下的學子便紛紛散去,隻剩下少數幾人,畢竟求學在大多數人的心目當中就等於是求官,而鄭玄被黨錮也就等於其下的弟子一同被斷絕了仕途,所以樹倒猢猻散也是正常,隻剩下了少數的幾個弟子。

    而趙商則是其中之一……

    現在鄭玄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在冀州一帶,雖然距離並北這邊並不是十萬八千裏那麽的遙遠,但是相比較漢代的交通工具來說,也是一個相當大的距離了,那麽鄭玄的弟子千裏迢迢來到這裏,到底是為了什麽?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