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04章 論政(2/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10174更新時間:2019-05-01 01:58:24

    這一點,蔡邕當然心中清楚。

    漢武帝時期,雖然有所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是儒生還沒有完全掌控朝廷,軍事財政等重要的職務,仍然多用諸如張湯、楊可、桑弘羊、上官桀之類學申商之術幾十年的法家子弟。著名大儒當時任大農令的顏異,因為反對“告緡令”而被處斬;反對和匈奴作戰,主張和和談親好的儒生狄山,被漢武帝送到前線,被匈奴人打死……

    可以說漢武帝時期,儒教隻是一個工具,和其他的法、道、兵之類的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差別和特殊的照顧。

    但是後來儒教就不滿於這樣的狀態,開始將手伸得更長,要得更多。

    權力是一種特別的東西,也似乎是華夏人與天俱來的信仰,是那種高人一等的絕對權力,是那種牧羊人對於羊群的權力,是屠夫對於牲畜的權力,所有的道德和倫理都建立其上,就成為了一個極端暴力且血腥的集合體。

    儒教太過於眷戀這樣的權力了,所以儒教也從一個原本的學術教派,迅速的轉變成為了一條趴在帝王腳下的寵物,向所有敢靠近王座的其他教派露出了爪牙。

    當時還是太子,未來成為漢元帝的劉奭年輕時就曾經勸諫父親漢宣帝劉洵:“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漢宣帝氣的痛罵:“漢家自有製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而這個劉奭,便是大名鼎鼎王昭君的曆史配角……

    說來也是奇怪,但凡事大規模鼓吹儒教,然後儒教強勢發展的時候,對應的都是王朝的衰敗……

    春秋戰國時期,魯國實行儒學製國,結果國家不但沒有強盛,反而很快被滅。

    西漢武帝以前,沒有實行儒學,實行了黃老學說,國家逐漸發展。到了漢武帝時期,劉徹為了對付匈奴,采用了加強集權,這個時候儒教替漢武帝做出了思想理論上麵的行動依據,然後儒教漸漸興盛,而伴隨著代表著封建大地主階級的儒教士族集團興起,漢代也漸漸的衰落,直至當下的亂局……

    再往後,在唐朝初期,九品製度被廢除,儒家學派被削弱,國家再度強盛。

    宋朝,因為擔心黃袍加身的再次上演,對於武人的打壓達到了新高度,儒家學派便借這個機會卷土重來,法家、兵家被削弱,國家對外極其軟弱,對內則全力維護君權,打壓貧民,無視社會變革,抑製商業經貿發展,企圖再度回到上古的小農經濟當中。到了南宋,儒家更是加強,然後便沒有然後了……

    宋朝的滅亡可以說是儒家製國失敗的經典案例,明朝也是如此,儒家學派再次加強,所以……

    至於清朝,儒教為了迎合統治者,更是扭曲的不成人形了。

    或許都是巧合。

    當然儒教在這其中,也有不少熱血誌士,但是奈何太多的卑躬屈膝,太多的水太冷,太多的為了權力就可以不顧一切的優秀人物,終究是營造出了這一切。

    竹林當中,清風徐徐,原本應該是清淨輕鬆之地,然而蔡邕的現在心情,卻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麽可以輕鬆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