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05章 前行(2/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10496更新時間:2019-05-01 01:58:25

    蔡邕說了一半,卻並沒有說下去,隻是用手指了指斐潛,然後長長的歎息了一聲,將頭扭到了一邊。

    桃山之上,景色自然是極其美麗的,不管是漢代的蔡邕,還是後世的斐潛,對於大自然景色的判斷標準並沒有多少的差異。

    蔡邕別院便是桃山之上景色最為精華的地方,坐在這裏可以看朝陽,看日落,看山嵐,看雨霧,可以臥觀星辰,擁爐賞雪,可以看見莘莘學子三五成群在青石板上徘徊,在山石之間奉經誦讀,更可以看在平陽周邊稻田之內起伏不定的莊禾,看著農夫在下麵忙碌。

    這自然是極其美麗的景色,不管是誰看了,都會心曠神怡幸福滿滿。

    可是在當下,蔡邕卻沒有感覺多少的幸福,隻是覺得煩惱,因為在當前這個問題上麵,蔡邕和斐潛的意見就有些不一樣……

    蔡邕的意思,斐潛自然也是清楚。

    蔡邕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見斐潛插科打諢,也就有些生氣。

    “師傅……”斐潛在地上一拜,然後沉默了片刻,說道,“此或非良策,然此時為良機也……”

    蔡邕這才轉過頭來,看著斐潛,也是沉默了半天,才說道:“天下洶洶,汝當如何?”

    “師傅,弟子有惑,請賜教……”斐潛說道。

    蔡邕捋了捋胡須,然後揚起了頭顱,說道:“且道來。”

    “上古之時,結繩以記,若無倉頡造字,便無文章傳承,敢問當時可有結繩之人嗤鼻刻骨為文者?堯舜之朝,華夏之人與東夷,南蠻,西戎,北狄無有不同,皆以牧牛羊,獵百獸為生,若無神農植禾,便無耕作之法,敢問當時可有畜牧獵戶誅滅農耕種植者?”斐潛說道,“漢太祖三尺斬白蛇,敗楚項梟賊子,定鼎漢業,建都長安,可有成規以行之?如今天下弊病呈現,邪欲橫行,可有萬全之良方?”

    “弟子曾觀番邦文字,但有一教者,便可強國數十載,然華夏天睞之,竟有百家……”斐潛拱手拜道,“敢問師傅,此為幸也,亦或悲也?若不行此,可有他途?一時之策,焉可用千秋萬代,殘缺教義,焉可統領千家萬戶?”

    “恒古之物,縱然珍珠寶器,傳於當下,已然腐朽如塵土矣。世事變遷,人亦當變,變則通,通則久。大勢已然如此,弟子不過順勢而為之……”斐潛朗聲說道,“吾輩若不能仗長劍,擊百丈,提駿馬,騰千裏,縱然殘喘而活,又與死何異?”

    華夏從莽荒走來,一路就是磕磕碰碰的,完全就是一個從蠻荒慢慢到文明的轉變,而這樣的轉變,哪能說是有什麽固定的章程?還不是就這樣一點點的試探的走了下來,然後一點點的試探著走了下去?

    斐潛別的東西沒有,但是這些在後世的經驗,卻或許可以讓華夏的人少走一點彎路。

    儒家最該死的問題,不是他們搶奪權力,也不是他們霸占朝廷,這個行為是任何一個教派成氣候了之後都會做得,所以無可厚非。儒家最大的問題是引經據典,或者說太過於強調經典,這個是最為根本性的錯誤,也就是和道教的“長生”一樣,屬於從娘胎裏麵就帶出來的缺憾,難以修正。

    為了彌補這樣的缺陷,然後發展出了今文經學這樣的怪胎,牽強附會的千方百計的解釋所謂的“微言大義”,從隻言片語當中尋找其行為依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