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76章 人才引進(2/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10260更新時間:2019-05-01 01:58:51

    西漢水,恐怕就是諸葛亮一生之痛了。

    當年劉邦北伐項羽,韓信調兵出漢中,就是利用西漢水運輸糧草,但是到了諸葛亮的時期,這個已經成為了老黃曆,不可複製了。

    西漢水發源於祁山北邊的齊壽山,原本流經沮縣,然後繼續向南,在漢中西南的陽安關與漢水匯合,故名西漢水。

    所以當初韓信可以從從容容的領著十萬兵馬北上,不用太擔心糧草的問題,因為糧草這些笨重東西,可以走船運,從漢水轉運到西漢水,然後再送到這裏,進嘉陵水,在往北運輸……

    就算是秦末漢初的船運技術再落後,也比人馬陸運要便捷了許多,但是到了諸葛亮的時代,卻沒有辦法了。

    不知道應該說是劉邦的好運,還是說劉備沒有這個氣運,公元前的一場地震,改變了西漢水的河道,從此西漢水直接在沮縣的西北方與嘉陵江交匯,不再繼續南下流向漢水,因此也就由漢水的支流變成了嘉陵江的支流,因此原本的好好的一條天然糧草運輸通道,就這樣斷絕了。

    所以在這個時代,如果想要轉運糧草北上,就必須先從漢中步行至沮縣,然後在縣城乘船,先沿嘉陵江,再走西漢水,最後方能抵達祁山。同時,這條水運因航線較長,山高水窄,又有枯水期,所以更多的時候是用小船來運輸糧草,無形當中就增加了糧草轉運的難度。

    不過呢,斐潛並不打算走糧草運輸的這一條線,而是打算先去下辯,所以走的是青泥水的方向。

    沮縣的青泥河與嘉陵江,這兩條河流在縣城的正北方交匯,原本河道狹窄,淤泥堵塞,不過之前的武都太守虞詡兩次大規模修繕道路,把這兩條河的漕運都開通了,於是這片地區交通便利,也是大量貨物往來的區域,便成為了富庶之地,這一次李儒轉借糧草的場所便在這裏。

    越往北走,斐潛才越清楚諸葛亮那個時候的選擇,是多麽無奈和悲涼……

    荊州一失,諸葛亮失去的不僅僅是大片的土地,更是失去了人才的補充地,川蜀本地的士族和東吳本地士族一樣,大都是屬於隻顧眼前三分地,絲毫不想向外進取半分的人物,所以對於北伐的願望都不強烈,因此諸葛亮想要戰勝地域廣大的魏國,攻取隴右,獲取隴右的人才支持,便成為了戰略上麵的重中之重。

    隴右地處雍涼,因為和羌胡比較接近的關係,這裏的人大多數生性強悍,善騎射,習武功,富有極強戰鬥力,因此西涼強兵不是浪得虛名的,所以這裏也是作戰補充兵源的雄厚基地。

    所以也有一句話,叫做“關東出相,隴西出將”。諸葛亮兵出祁山,進據隴右,其實也就是為了招覽將才,補充兵源……

    這麽說來,嗯……

    斐潛捏著並不太長的胡須,想到了一點什麽,不由得搖頭笑了兩聲,然後將毛筆套上了筆套,讓黃旭將這些物品收起來,自己麵對著青泥水,不免有些感歎。

    因此諸葛亮選擇了薑維,除了薑維本身的才能之外,更重要的是除了薑維之外,整個蜀國,便沒有任何人可以像薑維一樣,對於隴右有強烈的進攻欲望,能夠徹底的執行諸葛亮的戰略,完成諸葛亮的夢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