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725章 保皇一派(4/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9018更新時間:2020-04-11 22:45:05

    不是說斐潛故意想要刁難王粲,也不是說斐潛對於大漢皇帝沒信心,而應該是斐潛對於劉協沒什麽信心,認為劉協不能挑起這樣一個責任來……

    大漢的皇帝,這個位置,不僅僅是一個皇帝,更是一種象征,一種精神。

    有一句話,叫做,曆史是由人民創造的,但是從來沒人說過這個人民究竟是什麽,是華夏原本的農耕民族,還是周邊的遊牧民族也算,統治者算不算人民?如果不算的話,那麽斐潛現在又能算麽?

    保皇黨,或許是大漢最後的一點榮光。

    對待當下大漢的保皇黨的態度應該如何,其實斐潛也有些矛盾,有些感動,有些頭痛。

    王粲的思想之中,有一點是很正確的,就是大漢的皇權對於當下的局麵,確實是太過於薄弱了,在軍事上沒有控製權,在文化上同樣也失去了話語權,朝堂之上對於官員的控製毫無力度,在民間也就剩下了幾百年養成的一麵金字招牌。

    而這樣一麵金字招牌,這樣的一尊大漢神像,最終依舊隕落,代表了“天子”這個神話的破滅,也衍生出不少的問題來……

    華夏文明不是那些經文,也不是簡單的書本。

    應該是代代相傳的薪火,是潛移默化的自尊自信,是輝煌的藝術和文學……

    應該是投筆從戎的血氣,是困居邦外十餘年,甚至幾十年,依舊不忘要回故土的眷念……

    也應該是能喊出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雄渾,也應該是一個民族寧死不屈堅強拚搏的品質……

    可是為什麽這樣的一個文明的後代,會在後麵的王朝出現了什麽“留發不留頭”?會出現“寧與洋人不與家奴”,為什麽會出現“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關鍵是,為什麽還有一大堆的原本的華夏之人,對於這樣的統治者,依舊服從,甚至豁出命去也要做一個“裝裱匠”?關鍵是到了後世信息高度傳播的後開化時代,依舊還有人覺得辮子朝代非常好,格格長貝勒短,長籲短歎自己生不逢時。

    以前斐潛不明白,現在則是有一點明白,但是還不能說完全明白。

    曹操或許到最後也有點明白,所以曹操雖然很想做皇帝,但是最後還是忍住了,沒動手,而他兒子曹丕則是看他老爹一直都沒做,就覺得如果他做了,是不是就代表比他老爹還厲害了?於是乎在還沒有統一華夏的時候,便迫不及待的讓劉協退位。

    所以這一次,斐潛派遣王粲前去許縣,不完全是應付,也不全是欺瞞,而是想要借著這樣的一個機會,再看一看當下大漢之中,還有多少如同王粲這樣的人。而這樣的人,在下一步的計劃之中又應該如何進行引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