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734章 新人的聚會(2/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9554更新時間:2020-04-23 21:43:04

    說著說著,諸葛瑾也就將他經過長安書坊的時候看到的分享了一下。“假以時日,得民甚也……”

    諸葛瑾看了看其他的三個人,說道,“將軍此舉,不知各位以為如何?”

    很明顯,驃騎將軍斐潛要借著青龍寺搞一波事情,現在所掀起來的波濤,在長安之中的情形隻不過是第一層的漣漪而已,隨後隨著青龍寺大論的向外擴散傳播,後續的影響才會慢慢的顯現出來,而作為差不多前後腳加入驃騎將軍之下的四人,相互之間地位相差不多,經學水平也大致相同,自然是要對於這一個事件,拿出一個比較統一的方向來。

    諸葛瑾的意思,眾人自然明白。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王昶沉默了片刻,忽然引用了一段孟子的話。聽起來像是表示說驃騎將軍這一次青龍寺大論正好符合了民眾的需求,順應著民眾的樂和憂,但是實際上麽,王昶此話的含義,並非僅僅是表麵上的意思。

    司馬懿眼珠轉了一圈,微微而笑。

    “哦?文舒亦通《孟子》乎?”荀攸看了王昶一眼。

    王昶拱手回答道:“不敢稱通,略讀一二。”

    其他三人很有默契的笑了笑。

    話說這年月,孟子孟老二的地位還沒有後世那麽高,漢代士族子弟往往研讀的經典隻有“五經”,還壓根兒就沒有什麽“四書”,要等到朱熹正式確認了“四書”之後,孟子的地位才算是穩固了下來。

    在漢代,《孟子》還隻能算是傳,不能算是經。比如漢文帝時期將《論語》、《孝經》、《孟子》、《爾雅》各置博士,便叫“傳記博士”,也從一個側麵反映出,在漢初期,孔老大孟老二其實地位都差不多,《論語》、《孟子》兩兄弟,老大不笑老二。

    王昶方才所說的那一句話後麵,還有一句“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所以王昶的意思也就隱隱約約透露了出來。

    荀攸捋著胡須,並沒有立刻說一些什麽自己的見解,抑或是態度什麽的。王昶出身太原,算是比較早期就和驃騎將軍斐潛融合一處的世家士族,加上又是並州派係,山西士族,所以堅定的站在驃騎將軍斐潛這一邊也就成為了必然的選擇。

    見荀攸笑而不語,王昶將目光轉向了司馬懿。

    司馬懿笑著說道:“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正所謂中道而立,能者從之是也。驃騎此舉,持中有道,甚善也……”

    諸葛瑾點頭接口道:“文舒、仲達所言甚是……”

    頓時,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荀攸身上。

    曆史上的司馬懿一忍就忍幾十年,最終反曹爆發一波,然而現在的司馬懿就完全沒有必要隱忍,甚至故意裝病了。一方麵是因為驃騎將軍和水鏡先生司馬徽多少有些情誼,司馬家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好的開端和基礎,另外一方麵則是作為河內的司馬家,在斐潛這裏,並沒有像是在曹操之下那樣,受倒了潁川冀州士族的壓製,所以自然漸漸露出了一些鋒芒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