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876章函穀演變,歪脖科技(2/3)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8118更新時間:2020-09-02 20:31:36

    斐潛笑了笑,道:下關隘,因時因地,無長久不敗之所也……子義不必介懷,如屋舊梁裂,又要修牆,亦需修梁,不得還要整理瓦簷,不若新建之……太史慈的意思斐潛自然知道,隻不過因為漢函穀關確實因為地形地貌的改變,已經不怎麽適合作為一個重要的防守基地來使用了。

    勉力維持,修修補補,也不過是勉強延長一段時間而已,畢竟氣風水地形的變化,人力短時間內是無法改變的。就算是植樹造林,也至少要十幾二十年之後才能看到一點點的成效啊……

    斐潛看著太史慈微微皺眉,繼續道:某已令楊德祖領河南尹……函穀此處……子義可令一偏將駐防,而後移軍陝縣……

    陝縣?太史慈一愣。後撤這麽多?陝縣之處有陝津,也是通往河東重要的渡口,也算是非常重要的節點,但是距離函穀關就有些遠了,中間隔了兩個大縣,一個是新安,一個是澠池。

    陝縣,陝津,潼關……斐潛大體在空中比劃了一下,三地一體,可固關中,守河東,至於弘農……斐潛嗬嗬一笑,且與楊氏……

    徹底放棄函穀關,是不行的。雖然斐潛有這樣的魄力,但是楊氏顯然沒有,所以多少還需要意思一下,若有若無的放在此處。就像是圍棋當中的大飛,若有若無的連接著,看下一步的對手動向而定。

    澠池和新安,都是斐潛特意規劃出來給楊氏的,當然,這並不算是多麽優厚的條件,也不是斐潛對於楊氏有什麽好感,而是為了下一步的計劃進行的準備。同時,如果不撤銷函穀關的權重,一方麵因為函穀地形的改變,斐潛這裏就要不斷的加大兵卒數量投入,這無形是一種負擔,而這種負擔又要大部分加到關中頭上,所以不如幹脆將這個負擔一部分分出去,讓弘農楊氏承擔一些。

    另外一方麵,太史慈移動到了陝縣之後,和關中的距離就近了很多,再加上陝津也可以方便的通達河東,不管是從哪個方麵來,都減少了軍需上的運輸壓力,使得糧草的使用效率會更高更好。

    還有一個潛藏的因素,就是如果不給誘餌,楊氏就自然不舍得將家底拿出來恢複建設,澠池和新安就是預先給楊氏的籌碼,就像是996,給足了自然是福報,但是許多人隻記得要死命要求員工996,卻忘了給錢,或者根本不想給……

    郭嘉之前的話語有一點得很好,就是每個人都有基本盤。曹操的基本盤是兗州豫州,斐潛的基本盤就是並北關中,而弘農楊氏麽,當然不用,就是弘農了,如果不給雒陽新安澠池,楊氏上下會心甘情願的無私奉獻?

    如今下的局麵,楊氏想要翻身,無疑就是難比登,一來沒多少土地,弘農之地又被董卓和西涼折騰過兩三遍了,二來手中無將,總不能指望楊震楊修上前線砍人吧?但是希望這個東西很微妙,就像是多少北漂上飄深飄,一開始的時候都覺得自己能生根發芽,覺得自己能行的,有些陽光就能燦爛……

    然而忘記了太陽其實狠毒,紫外線很強。

    山東區域這一塊,袁紹隕落,曹操方興,四周穩定,再加上弘農楊氏作為緩衝,斐潛準備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之中,好好爬一段時間的科技樹,這才是接下來最為重要的事項。

    漢代科技樹,真的是太奇特了。

    見過劉備老家門口的歪脖子樹麽,大體上漢代的科技樹就是那個樣子的。明明一開始根基很厚,樹幹很粗,然後半途當中就像是碰到了空氣牆一樣,拐了一個彎,然後長到了另外一個方向上去了。

    漢代有一麵鏡子,一個銅鏡的謎團,一直被研究到了後世現代,才被破解。有西漢魔鏡之稱的青銅透光鏡,乍一看,這種銅鏡和一般的青銅鏡並無太大差別,但奧妙就在於,當把這種銅鏡垂直放平,在一定的光線射入角度下,雖然是光照射在正麵的鏡麵,但是鏡子背後的圖案和花紋,會奇跡般的映在與鏡麵相對的牆體或背景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