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896章求賢於野,敦煌謀劃(2/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10006更新時間:2020-09-18 20:32:05

    坐定之後,斐潛看著中年人,拱手道:未請教主人家高姓大名……

    中年人愣了一下,看了看斐潛,然後才道:太倉添末之輩,淳於圭,字伯玉……此乃女,名縈……

    斐潛略有些尷尬的又和淳於縈拱拱手,然後反應了過來,之前自己「未備禮圭」,竟然誤打誤撞中了淳於圭的名字,若非如此,恐怕也不是那麽容易相見。

    隻不過這個淳於圭,淳於伯玉,似乎在哪裏聽過?

    淳於圭也看了斐潛幾眼,神情之中似乎也有些疑惑。

    久聞伯玉先生大名,今日得見,乃潛之幸也……斐潛緩緩的道,隻不過越看淳於圭便越是有一些熟悉感,終於是忍不住道,潛雖今日方來拜見,然見伯玉先生,宛如故友一般……

    淳於圭下意思的點了點頭,然後又立刻搖頭道:圭一介鄉野之人,如何能稱驃騎故友?驃騎且末折煞在下……

    斐潛見狀,也不再尋根究底尋找這種略有略無的熟悉感究竟來源於何處,畢竟有時候明明見到一個陌生人,也會有些莫名其妙的熟悉感,於是就轉過話題,將準備在長安城中百醫館之中開設婦幼科之事,和淳於圭一一分,並且表示邀請淳於圭前往指正雲雲……

    斐潛沒有直接要淳於圭擔任婦幼科目的主治醫師,主要還是因為斐潛也並不清楚淳於圭個人在婦幼方麵上的造詣如何,若是斐潛現在就指定了,結果淳於圭自己本身不擅長,又或是言過其實,然後張雲等人八成看著斐潛麵子上也不好什麽,於是反倒是誤人誤己。

    以指正之名麽,到時候若是淳於圭有真材實料,便推舉其任職,若是隻是頂了一個太倉的名頭的無實之輩,也好處理。

    淳於圭聽了之後,微微仰頭思索了片刻,卻搖了搖頭道:圭久於野,荒規廢禮,已是久矣,實不敢言「指正」,亦不堪驃騎所倚重……

    一旁拱手而立的張雲忍不住道:上古有神農、黃帝、歧伯;後有長桑、扁鵲;當漢有公乘陽慶、倉公,皆懸壺以救蒼生,行大德於下!如今伯玉兄承太倉之誌,豈可自珍,枉顧下之患乎?

    淳於圭聞言,隻是長歎,許久方道:圭一身殘軀,不良於行也,自理尚困之,恐是時日無多,又何能醫人?

    斐潛愣了一下,然後又看淳於圭顯得有些青筋外露,並且有些顯得關節青腫的手掌關節,再看看茅屋不遠處的泊澤,看看周邊水草豐盛,心中大體上略有猜測,這個淳於圭,怕不是得了風濕病吧?

    難道淳於圭真是個庸醫,連這個都不知道?

    回過念頭一想,其實也正常,漢代之人獲得信息的數量和等級,都遠遠不如後世,因此雖然淳於圭在婦幼之病上可能比較擅長,但是不代表淳於圭對於老年病,以及慢性病也一樣精通了解……

    更何況後世風濕病都是難以治愈的難症,更不用在漢代當下了。

    人居之處,當近陽,厭陰,絕旱,隔濕也,伯玉先生此居,雖水草便利,然棄善地之盡也,久居濕邪入體,自然不適。若遷之,自可緩也。加以調理疏通,排除濕邪,雖未必可痊愈,倒也免病痛。更何況,令愛亦居以此,亦難隔絕陰濕之氣……斐潛看了看站在淳於圭一旁的少女,繼續道,百醫館內,原意便是若有疑難病症,可就近博采群長,共治合力,如今伯玉先生身有不適,更當入館才是!即便是伯玉先生不惜自身,也應為令愛多多設想……

    淳於圭轉頭看著斐潛,不知道是不是受此病困擾許久,轉眼之間便是進入了病理探討的流程中,驃騎知此病為何?且不知病由何經所出?落於何絡?排除濕邪?某知此地水盛土重,便以木定之,以木香三錢、砂仁一錢、香附若幹、厚樸少數、另有陳皮、甘草、蒼術等入藥,以大火烹煮,取三而一,亦求其火氣……不知驃騎以為此方如何?君臣輔佐可是妥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