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933章民意之聲,尊者之諱(2/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9460更新時間:2022-06-14 15:09:14

    這些普通的黎明百姓,一沒有述說的地方,二沒有表述清晰的能力,久而久之,也就都習慣不說了,沉默著,就像是一隻隻螻蟻。而那些蹦蹦跳跳,似乎每一天都要蹦一蹦的,多半也是別有用心之輩。

    真正的民意,是需要被代言的,因為普通的黎明百姓,真的不懂得要怎樣說,或者怎麽說才算是符合規矩,適應流程,但是這些,或者說,往往屁股又常常長歪了,於是乎,《詩經》便在秦朝開始大規模的禁止,即便是再漢代重新拿出來,也沒有人願意繼續《詩經》的偉大……

    斐潛看著嚎啕大哭的阮瑀,並沒有去勸慰。

    從某個角度來說,斐潛並不喜歡像是阮瑀這樣的公知,甚至像是禰衡那樣的大口徑散彈槍人物。

    不過,禰衡確實是噴子界的良心,後世的人在網絡上噴,都是小兒科,人家禰衡實名噴人,脫光衣服,刀架脖子上,照噴不誤,就問後世有幾個杠精噴子能做到?

    為了貫徹噴的藝術,學富五車,才智技能都是為了噴而服務的,而且還噴得有始有終,再看看後世許多杠精噴子,隻敢在網絡上噴一噴,過個嘴癮,現實裏該幹什麽還是幹什麽,實際生活依舊是慫得要死,簡直就是毫無節操,哪能擔得起這麽偉大的名號?

    後世的杠精和噴子,多少還是要學習一下禰衡的,不能光在網絡上噴,而是要在現實當中噴,同時不噴到自己被人砍死,絕不罷口!

    所以斐潛其實也覺得這一次有阮瑀出現在這裏,總歸比禰衡出現在長安要好一些罷!

    說起來,斐潛也能理解為什麽會有阮瑀和禰衡這樣的人,因為不管是阮瑀還是禰衡,都和後世的網絡噴子有些不同,畢竟阮禰二人都是有些才學的……

    漢代人才選用,是察舉製,換而言之,在當下大漢社會之中,一個人要往上爬,基本上的操作就是鼓噪自己的名聲。

    想要自己有名望,便或是彰顯自己的道德,或是宣揚自己的才學,或者是找到一些大腿來報替自己背書,最差的,便是扔錢財出去,好歹也有一個散財的名頭。若是按照後世那些欲求不滿,整天求爽的人來說,就是需要裝,要有扮豬吃老虎的情節……

    至於裝什麽樣的?便是有什麽,就裝什麽,實在不行,就裝道德孝子,這個比較簡單。

    難一點的,是裝才能,畢竟這可是貨真價實的,跟人一交談,有沒有才學,別人就能判斷出來,裝不好就露餡了,所以裝才能的,是有本事的人去做的。比方豬哥的戰群儒,大概就是這麽一個類型的。

    禰衡呢,大概率就是在裝的時候裝過火了。和後世那種隻敢對著網絡噴,在現實當中唯唯諾諾,對著權貴俯首貼耳,隻敢對著普通百姓噴的那些人不同,禰衡是那個名頭大,噴那個,那個地位高,噴那個……

    說白了,後世的噴子,許許多多都是狗性,欺軟怕硬,看到惡人搖頭擺尾,看到善人不停的吠,所以將後世的噴子名頭,直接套用在禰衡身上,其實也不是很合適。

    斐潛指著眼前的情形,沉聲說道,

    見阮瑀悲切難以抑製,斐潛也沒有繼續說什麽,而是讓人先將阮瑀帶下去,等他冷靜冷靜再說。

    等斐潛回到了將軍府衙,韋端已經等候多時了。

    韋端恭恭敬敬的遞上了表疏,稟報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