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952章大赦風波,油脂替代(2/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9064更新時間:2022-06-14 15:09:22

    大赦製度,從夏商周,到春秋戰國,都有,但是到了漢代之後,才算是成為了一種頻繁的政治手段,大漢王朝期間一共大赦了一百四十餘次,平均下來幾乎三四年就大赦一次,因此裴垣自然的就認為議論大赦,是一件的工作。

    華夏文明發展過程之中,司法自然占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而赦免,作為古代司法製度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也並非是一蹴而就,而是有一個發展的過程。

    早在先秦時期,就有法典涉及了赦免的理念和案例,漢代更是如此,甚至會在大赦詔令之中引用先秦的經典論述來作為其赦免的理論來源,證明其舉動的合理性。

    大體上來說,大赦的理論基礎出自於《尚書》,所謂是也。同時漢代也是一個講究祥瑞的王朝,所以出至於《易經》的解卦,也是其中一個赦免的理由源頭。

    春秋戰國時期,為了政治的需要,各國都有一些赦免的活動,但是因為不管怎樣,春秋戰國時期的赦免活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隻是在本國之內的政治行為,而真正的成為所謂,則是在華夏到了大一統之後,才出現的。

    雖然漢代大赦製度沒有形成具體法典規定,但是實際上在數量還是範圍上,都是非常的大,是一種效力遍布全國的刑罰消除製度,除了少數犯罪之外,幾乎所有的犯罪都可以得到赦免,同時如果在詔令之中特別注明了按照慣例所不應該赦免的犯罪,也可以得到赦免的話,那麽就意味著在這樣的情況下,所有的犯罪都可以赦免。

    比如漢靈帝在位期間,就大赦了二十次,幾乎平均兩年就一次……

    所以,這不是很簡單麽?

    裴垣到了青龍寺就支開了草台攤子,準備隨便意思意思幾下就可以應付了事,可是讓裴垣沒有想到的是,從一開始,議論的方向就裴垣就無法控製了。

    因為漢代的大赦,太過於隨意了,以至於很多士族對於大赦,其實都不是非常的讚同,當然,如果說大赦放在自己頭上自然是不錯,可是如果說讓自己的仇人赦免了,那如何能夠接受?

    這是支持大赦的,並且還用董仲舒的觀念來作為支撐的。

    這是反對大赦的,同時也引用了匡衡的論點作為論點的。

    嗡嗡嚓嚓,唧唧歪歪,對於大赦的支持者和反對者匯集在青龍寺,口沫橫飛,讓裴垣頓時腦袋變得一個有三個大。

    消息傳回到了驃騎府衙。

    斐潛搖頭笑笑,和龐統說道:

    龐統點頭說道:

    斐潛給裴垣準備的,就是名為的這個大餐,一提起來讓士族都痛楚的事件……

    第一次黨錮的導火索,就是一次大赦。

    桓帝在位的延熹九年,河內方士張成,得知朝廷要公布大赦令,便縱容兒子去殺掉仇人。他兒子就去殺了,而且在殺人之後也不跑,主動等著官府前來抓捕,甚至宣稱表示,他自己會沒事,朝堂當有大赦雲雲。

    結果當時處理此案的是李膺,他憤怒不已,認為這是奸猾之輩,不可大赦,於是即便是收到了大赦詔令,也是處斬了張成之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