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047章金銀之論,粗淺經濟(2/3)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6332更新時間:2022-06-14 15:10:01

    其實西域金銀幣,對於關中各族都不是很陌生,有的甚至家中都有一些,不過既然荀攸這麽說了,眾人也就紛紛取而觀之。

    華夏春秋戰國以來,就以銅為錢,金幣、銀幣不是沒有,但大多數跟後世紀念幣似的,並不能直接在市麵上流通。這主要是因為金價昂貴,小老百姓用不起,而銀產量低,所以價值也虛高,同樣難用。

    就此經過千年積累,逐漸形成習慣,哪怕後來到了明朝,來自東瀛和新大陸的銀貨大量流入,甚至於朝堂都已經是全數以銀兩來征收賦稅了,但也沒想著要鑄銀幣,都是先鑄成錠,然後剪碎了用,極其的不方便。

    斐潛改用金銀銅三級金屬貨幣之後,隨著地盤的擴大,銅相對來說產量還算是可以,畢竟一南一北都有銅礦,另外儲備量也不低。

    至於金麽,有陰山之北的金礦,還有南中永昌金礦,雖說轉運難度不小,依舊不免有些缺乏,但是並不算是多麽短缺,唯獨隻有銀,一直以來都比較緊缺,以至於市麵上的征西銀幣的價值,已經虛浮了許多。

    銀礦麽,因為朱提山之處的銀礦是伴生礦,而冶煉的技術受到了科技限製,所以產量很小,而其餘的什麽銀礦的具體位置麽,斐潛之前隻是公司職員,哪裏會關心那個?如何能記得住?所以現在這個階段,斐潛隻能派遣人員不斷探查而已,還遠遠沒有辦法做到大規模開采的程度。

    即便是斐潛知道雲南嶺南一帶是有金銀的,找到了礦點,要開山劈嶺的進去,還要組織大規模的人力持續挖掘提煉,難度其實也不小,所以直接搞西域,難道說不香麽?

    若是對於經濟不敏感的,或許並不覺得這是一個什麽太大的問題,甚至會不以為然,但是斐潛當然不可能無視這個問題,所以對於西域的金銀開發,就必須提到議程上來了,否則很有可能導致金銀幣供應不上,最終華夏又不得不退回銅本位的貨幣體係上。

    荀攸繼續說道:

    荀攸說道此處之時,便有下首一人高聲說道:

    荀攸的意思就是減少西域各種物品的輸入,擴大金銀的攜帶量,畢竟一個商隊往來,運載量都不是無限的,所以多騰出一些空間來運輸金銀,相對來說也是商賈所樂意的,畢竟比起運輸體積大價值低的商品,還不如運輸金銀這種體積小價值高的來的劃算……

    隻要出台相應的政策,那麽剩下的事情自然就等著商戶自己去做了,而一旦和西域大規模通商之後,使得從西域到長安的金銀銅三級貨幣體係逐漸穩定和常態化下來,那麽自然就可以漸漸輻射到了其他區域,然後華夏整體貴重金屬貨幣體係,大體上也就算是奠基完成了。

    斐潛轉頭看去,卻是郗慮。

    當然這也是應有之意,畢竟郗慮是鄭玄弟子,鄭玄前幾天提出來了對於商業的諫言,然後現在荀攸又提關於大漢商會的事情,作為鄭玄弟子,自然有些忍不住,出言反對了。

    荀攸微微皺眉,正要批評郗慮,卻見到斐潛伸手示意,然後微微笑著說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