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218章以為然否(2/3)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7736更新時間:2022-06-14 15:11:07

    若是說春秋戰國,是因為各國的不統一,導致了文化的不統一,進而形成了思想上的對抗和碰撞,但是實際上華夏曆史上存在的其他分裂時期,卻沒有任何一個年代能夠超越春秋戰國。

    就像是曆史上三國之後的五胡亂華,五代十國南北朝等等,以及後世和周邊胡人政權長期對峙的北南宋時期,雖說也有在文化上的發展和進步,但其在思想上對於一些哲學的探討和開拓,遠遠遜色於春秋戰國。

    五代十國,或許是最為類似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紛亂,但是在那個時間段內,發展的不是文化,而是宗教。當然,宗教也是文化的一個部分,但是從社會進程上看來,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思想發展有利於社會的進步,而宗教的發展麽……

    嗯嗯,也有,煉丹術對應於化學的進步,歡喜禪對應於生物學的發展等等。

    以至於周世宗柴榮整頓佛教,一口氣幹了三萬三千多所寺廟。

    當然這隻是當中一個而已,因為佛教的發展已經是嚴重侵襲到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佛教的昌盛,隻是給寺廟和僧人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卻不繳納稅收,或是極低的稅收,然後又有各種免稅、田地、女婢等特權,同時僧侶不守戒律,荒淫無度,霸占田產,魚肉百姓等等的行為,更是積累了大量社會矛盾,種種交織在一起的矛盾激烈的時候,也就最終隻能通過及其強硬的政治手段加以解決。

    道教麽,也不差。茅山宗、南嶽天台派等都在那個時代發展起來,前者在兩宋達到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後者則在元代獲得統治者的青睞。

    而宋代和元代麽……

    算了,懂得都懂。

    雖然說,以佛、道教為首的宗教的發展的背後,也是代表了極有活力的文化思想,包含著思辨、哲學、宗教理論、藝術,等等人文科學的發展,但是無法否認的是,宗教在迷信愚民和麻痹精神上發揮了超出想象的戰鬥力……

    斐潛推動道教的發展,以及在雪區施行道教和佛教的試驗,並不是為了滅絕宗教,而是為了以宗教對外發動文化侵蝕和吞噬,因為宗教先天在侵蝕弱小思想思維上有極強的優勢,也有手段,這種優勢和手段甚至一直持續沿用到了後世的傳銷組織之中。

    理想的狀態是宗教在外搞事情,一手拿錘子一手拿聖典。打開聖典就是呼喚聖光皈依華夏,合上聖典就是淨化汙穢去除謀逆。儒教則是在內推動教育,提高人口素質,推動科技發展……

    當然這是理想當中的規劃而已,真要是實施起來,不知道是幾難。

    但是難就不去做了?

    鄭玄看了看斐潛,然後很認真的問道,

    斐潛問道。

    司馬徽在一旁,微微捏著胡須說道,這句話還是司馬氏的老前輩說的,司馬徽自然門清。

    鄭玄也點了點頭。這是漢代曆史上的大儒,他也不可能不知道。

    斐潛笑了笑,然後摸著桌案上的茶碗,說道,

    司馬徽哈哈笑了兩聲,

    這是在景帝時期非常重要的一次辯論,史官也特意加重了筆墨進行描述。

    鄭玄愣了一下,忽然想起了斐潛是師從於龐德公,便是臉色多少有些難看起來。

    斐潛搖了搖頭說道,

    斐潛看了看鄭玄,又看了看司馬徽,笑著說道:

    …………

    太陽緩緩落下,然後又一次緩緩升起。

    看起來像是沒有任何改變,但是實際上也在靜悄悄的改變著一些什麽。

    清晨時分,農學士張章就離開了住所,帶著學徒,出了城,然後沿著水渠一路向前,查看春耕的具體情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