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258章幾百年的習慣是否還能改(2/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9320更新時間:2022-06-14 15:11:23

    孫權甚至有一種感覺,如果等斐潛和曹操兩個人分出一個勝負來,基本上也就沒有他孫權什麽事情了,所以現在孫權想要的,就是搞事情!

    讓曹操和斐潛兩個人搞生搞死,最好一起死!

    可問題是,孫權想要搞事情,但是其他人不同意。

    其他人都是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這個,幾乎是包括了所有人,所有的江東士族,所有的淮泗集團……

    正所謂守土作戰,江東天下第一,遠征他方,江東天下倒數。

    為什麽會這樣,孫權也很頭疼,但是他並不知道,之所以江東有這麽極端化的表現,並不是在孫權這個時刻段才形成的,而是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是這樣,至少要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

    在周滅商後,周天子因為交通,科技,人力等等的原因,是無法直接的去管理龐大的疆域和眾多殷商遺民的,所以隻能實行分封製,將大片土地分封給功臣和大氏族來管理,這些氏族和功臣則通過朝覲和進貢來表示自己對周天子的臣服和天下共主的尊重。隨著中原人口的增加,土地的相對缺乏導致了諸侯國之間的矛盾增加,越來越嚴重的兼並使得中原率先點燃了戰火,而江東江南一帶,卻有些不一樣。

    江東的前身,是吳越,是楚國。

    因為漢代的氣候和後世完全不同,後世東南沿海經濟發達的區域,在春秋戰國,在漢代都是一片沼澤處處,瘴氣縱橫之地,所以一開始的時候,不管是楚國還是吳越,在開始擴張的時候都沒有什麽問題,楚國也是春秋時期滅國最多的國家,共計滅國40多個,但地盤大了,問題就來了。

    楚國所滅的國家,經濟和政治水平參差不齊,既有文明程度高的陳國蔡國這樣的中原古國,也有像吳越這樣披發紋身的南蠻,這就給楚國的管理帶來了麻煩,在當時的執政條件下,位於江東一帶的楚國根本做不到細致的管理,隻能是采用類似於周天子的做法,隻要承認楚國,繳納供奉賦稅,那麽一切好說。

    部族首領在自己的領地擁有大部分治權,還保留了私兵武裝,此外,為了保持這些部族對楚國的忠誠,楚國在朝堂上還給這些部族首領留出了官位,至於官階高低,全看部族需要安撫的力度……

    為了讓這些土地之內紛亂的各個部族聽話,在楚國內部就產生了製衡權術,給老氏族更大治權來換取忠誠,讓他們製衡新氏族。如果,老氏族不聽話,也可以給新氏族權利。戰國中期活躍於楚國的昭、屈、景三大族和莊氏,黃氏都是這麽來的。

    所以,江東的前身就是楚國,就是吳越,就是沿著這樣一條路走過來的,雖說到了大漢當下,換了一個名頭,但是實質裏麵並沒有多少的變化。幾百年的時間所形成的習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春秋時代的楚國是怎樣,現在的江東依舊是怎樣,隻不過是部落族人換了一些,老的部落死去,新的部族誕生。

    孫權當下,就像是當時的楚國國君一般,看樣子像是地盤不小,可是孫權能直接調動的軍隊卻少得可憐,稅收更是嚴重依賴孫權自己的屯田,江東士族的土地基本上都是在偷稅漏稅,隱瞞人口,甚至有時候還要孫權額外的財政補貼。

    甚至政權內部也很麻煩,江東士族的私兵就不說了,單單是孫氏上下就有不少異心之人,為了防止內亂,孫權不得不進行了一些動作,可是這些動作又沒有達成理想的效果,所以孫權也不得不繼續分出相當一部分的精力放在這個上麵,以防一不小心屁股下麵的位置就被人搶走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