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284章不同的地方相同的節奏(2/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8402更新時間:2022-06-14 15:11:34

    尤其是關中士族子弟,他們對於羌族之亂的事情,其實還是記憶尤新。

    在漢代之處,問題就是在河西區域的一個非常突出的社會問題,這個問題的突出,不僅僅是因為河西民族構成複雜,也有是因為漢王朝之中,將河西作為政策推行的重點地區。

    也就是試驗田……

    如果站在後世的角度來看曆史,大體上都會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看著曆史裏麵的某個大人物或是小蘿莉,呃,小嘍囉,做出這樣或是那樣的事情,一種旁觀者的優越感多少會有一些在心中升騰而起。

    然而那些身處曆史當中的人來說,一切都是未知的,他們不可能知道未來會怎樣,也不清楚當下所做的事情是不是符合未來的變化,於是就不免會出現多種的分歧,不是因為傻,也不是因為苯,隻是他們看不清未來的迷霧。

    就像是後世誰也意料不到一場新冠就能扯下鷹醬的內褲,露出屁股下的那些黑來一樣,否則在二十一世紀初的時候,還是很多人覺得鷹醬是牙尖嘴利,腦袋上麵的毛油光發亮,一副天生的自由紳士……

    那麽20年的時候,就可以嗤笑在世紀初零幾年的那些人,都是白癡是傻瓜了?

    顯然有失偏頗。

    漢代,也是如此。

    漢代之中,對待胡人的態度方法,有兩種,一是將一些胡族的主體力量驅逐出去,如對匈奴便是這樣;二是將一些胡人的主體力量封閉在地域,如對羌人便是如此。

    匈奴是一塊試驗田,西羌是另外一塊試驗田,但是很遺憾的是,漢代兩塊試驗田當中的莊稼,大都沒有種好。

    驅逐匈奴,吃力不討好,勉強算是驅逐成功了,但是好處卻讓鮮卑搶了去,漢王朝並沒有控製大漠。

    在西羌這裏,因為羌人的生活模式其實已經在秦朝之前,就和華夏有了很多交融,所以羌人和匈奴不太一樣,羌人雖然畜牧業仍然是主要方麵,但農業的比重顯然在增加。

    羌人在逐漸進入農耕的過程當中,農業經濟比重的增加,必然會造成畜牧業失去部分牧場,促使牧民向新的地域遊牧,而農業生產條件的要求,也使得農耕者必然會追逐更肥沃的易墾土地。

    而漢王朝的嚴防死守,甚至是在解決問題的時候的明顯偏袒,使得羌人無法表述自己的情緒和要求,自然就越發的導致羌人的忿恨不平。

    先零羌就要求漢王朝許其北渡湟水,,也就是說看著那些地沒人光長草了,請求給羌人放牧,但是遭到了漢人的拒絕,於是先零羌後來就攻城邑,殺長吏,強行占據土地,使用戰爭的方式達到目的,便是先零羌叛亂。

    如果說漢初對於匈奴,對於西羌的政策和戰爭,還有一些維護國家主權,保護領土靖安的味道,但是到了東漢之後,對於羌人的隔離和統治,各種不當的政策和手段,貪腐的地方官吏和各種苛捐雜稅,則具有很大程度的歧視與壓迫性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