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694章文集考箱三傻子(2/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9822更新時間:2022-11-08 01:55:29

    就連曹操也不能免俗,當年巴巴的趕上門去求旁人的一句評語……

    實際上稍微有些腦子想想也知道,一個人的一生,跟什麽讖緯評語有什麽狗屁聯係?有了評語就能飛黃騰達,沒有這句評語就是永世沉淪?真有真麽大的能力,那麽要維持這麽大的律令術,要付出的代價又是什麽?

    這其實就像是後世星座的那些什麽評語一樣,若是將星座名稱隱了,然後隨機打亂配上星座名號再讓人去看,也是一樣會有人覺得是說了!

    古文經裏麵有沒有讖緯?也是有的,但是比起今文經學就少了很多。一方麵古文經大部分都是上古傳下來的有實體的經文,要寫在竹簡木牘上自然是要挑重要的去寫,像是什麽讖緯的多數集中在易經的方麵上,另外一方麵是因為今文經在一開始是口授的,然後各家經書之中難免會有各家加進去的內容……

    斐潛明確表示讖緯是偽學,這就讓很多人瞬間沒有了,其中今文經學受損最大,在加上當下已經漸漸完備起來的青龍寺,一個比較完善且規範的經文架構正在形成。

    而這些參考的學子,又會將這個今文古文正經正解的架構傳承下去……

    就像是第一場考試當中的這些背誦填空題目。

    這就是斐潛的策略,看似沒有定論,但是實際上已經有了結果。斐潛並沒有直接上場就是喊著要幹死今文,亦或是說要複辟古文,因為這樣隻會讓事情發生激化,而一旦矛盾激化,很多時候有些人做事就未必是理性了,為了維護各自的立場,在情緒作用下就會出現不管腦袋隻管屁股的情況。

    華夏重,漂亮話說再多,不如實際上一用。

    考試也是如此,第二場是公文應用內容的考試。製定的題目,做各一。

    這些同樣也是像圍城。

    因為是限定的題材,限定的字數,限定的格式,不容有錯。

    斐潛在最初開始執政的時候,各地縣鄉上報各種行文,便是隨心所欲的展現文墨,辭藻豐富得讓斐潛看得腦袋都大,於是便逐漸的完善這一類的公文的規範,框死了規格。

    比如,就是用於陳情。凡屬於論諫、勸請、陳乞、待罪、進獻、推薦、慶賀、慰安、辭解、陳謝、訟理、彈劾等事由,皆為。表開頭第一句,必須說明是什麽事情,人物地點時間事情,然後再敘述具體情況,末尾要加上建議或是已經處理的相關舉措等,整體篇幅以四百字為宜,最多不得超過千字。

    最後一場才是策論。

    相對會寬鬆一些,但是也有限製的,想要自由發揮離題萬裏,恐怕就連卷子都一起飛走了……

    這一套的考試內容和規定,漸漸會形成規範,然後便是沿用下去。如果說能夠以此三場考試,通過這種手段就可以相對來說比較全麵的考察學子,選拔出來的人也相對來說更有文化、更有見識,同時還具備一定的有行政能力。

    不考詩詞歌賦,是因為普通的官吏,並不需要太好的文采。

    至於後世的八股文,其實也在應試製度之下的特殊產物,雖然在後世被很多人詬病,但是實際上並沒有真的就那麽差,反倒是在保持客觀篩選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就像是圍城,城裏人和城外人看,感覺都不一樣。

    在這一次規模龐大的考試之中,有從河東河洛前來的士族子弟,也有從隴右漢中趕來的地方鄉紳,甚至還有漢化的胡人……

    其實在斐潛治下,有很多是已經漢化的胡人。

    比如上黨令狐氏,就已經是徹底的華夏化了,甚至在華夏學術上麵的成就比華夏本土的很多人都要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