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725章最簡的木牘(4/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8764更新時間:2022-12-25 21:16:39

    荀攸在一旁接口道,

    荀攸的話同樣也很直接,不僅是指出了呂布的問題,而且也表示了這是斐潛的問題,畢竟斐潛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呂布的。

    直言好聽麽?直言大多數都不好聽的,但不管是荀攸還是闞澤,都清楚他們直接這麽說,斐潛不會因臣子直言而生氣,所以他們才敢直說。

    斐潛捏著胡須,有些苦笑。

    他知道西域會出問題,但是他也沒想到會這麽早就出問題。呂奉先,難道我送給你的左傳,你都沒有看麽?再怎麽也要看個開頭罷?要知道左傳開頭就是啊!

    斐潛歎了一口氣,緩緩的說道,

    李儒當年作為大漢朝廷實際事務的掌權者,也是有設想過要怎樣架設出一個他認為合適的政治製度,吏員法規,西域就是在李儒無法在大漢境內施行他的想法之後,到了西域之中,結合了斐潛給與的新思路重新規劃出來的新的嚐試。

    在李儒的觀念之中,也是西域律法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任用胡人,不管是胡人雇傭軍團也好,還是西域地方邦國委任也罷,對於胡人的態度,遠遠比大漢中原要寬泛得很多。這是西涼生活帶給李儒的影響,也是李儒給與西域的影響。

    大漢早期對於胡人的排斥,以及對於居住在邊境的漢人的歧視,在李儒成長和學習過程當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跡,所以李儒在他獲得了施展才能的舞台之時,就在不斷的尋找其中的道路,他規勸董卓收納胡兵,甚至是呂布,他希望建立一個更加包容,更加和睦的胡漢交融的大漢王朝,甚至到了生命的晚期,也在試圖在西域實現他年輕時候的理想,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斐潛之所以敬重李儒,並非完全是因為李儒對於斐潛有恩,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斐潛在李儒身上看到了勇於去改革,去嚐試,去突破,去改變的精神,這種精神在山東士族身上很少,也或許就是這種精神,使得李儒和山東士族那種陳腐守舊格格不入。

    時代會變化,大漢需要創新。一個王朝要是階級嚴密封鎖,上下不能流通,那麽也就意味著走到了末路。

    斐潛微微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

    斐潛所言的,是指六個方麵,而,則是對行政機構部門的考核,主要考察各部門間隸屬關係是否清晰、是否嚴守部門職責範圍、部門間的聯絡溝通是否遵守相關規定、部門常規事務處理是否得當、各部門是否按章辦事等等……

    這和並非是斐潛之所創,而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據說是周王所創,當然,這個周王所創和大多數的周王所創一樣,可能略有出入,但是至少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法律法規。

    甚至在秦國,還專門頒布了像是員工手冊,公務猿守則之類的官吏行為規範,稱之為《為吏之道》。其中規定,吏有,即,若是;也有,即。

    同時還苦口婆心的一再對吏員進行強調,!當看到這些規章製度的時候,讓斐潛感覺甚至是華夏當時領跑了整個世界!

    在那麽早的年代,華夏就已經有了對於吏治的思考,甚至已經提出了相關的規定,製定出了相關的律法,隻不過……

    斐潛肯定的說道,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